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过程性成长档案怎样记录幼儿在数学游戏中的思维变化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捕捉思维的火花:幼儿数学游戏过程性成长档案记录策略

很高兴您提出这个专业问题,我是学前教育专家李敏(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曾任上海市示范园教研组长)。今天我将结合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理念,为您详细解析如何运用过程性档案记录幼儿在数学游戏中的精彩思维变化。

一、理论基础:为什么要记录数学思维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Siegler的”重叠波浪理论”指出,幼儿数学思维发展是动态、非线性的过程。哈佛大学教授Ginsburg提出的”临床访谈法”强调,我们需要通过持续观察捕捉幼儿自发的数学行为表现。

二、记录策略:4维度观察法(基于Van Hiele几何思维水平理论)

1. 实物操作阶段记录

  • 影像记录:拍摄幼儿使用蒙特梭利数棒、逻辑狗玩具的操作过程
  • 语言转录:记录幼儿自言自语如”这个长,那个短”等空间比较语言
  • 典型作品:保留幼儿自制的图形拼贴、串珠模式等

案例:北京北海幼儿园王老师发现,中班幼儿小明在玩彩色小熊分类游戏时,从按颜色分类逐步发展为按大小、高矮多重分类。

二、游戏反思环节记录

  • 对话记录:使用”启发式提问”(如”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
  • 思维图示:鼓励幼儿用图画表达解题过程(如图式记录测量方法)

三、阶段性比较分析

  • 三色标记法:使用不同颜色便签标记初始期(红)、发展期(黄)、熟练期(绿)表现
  • 成长图谱:制作折线图展现某一数学能力(如模式识别)的发展轨迹

三、工具创新:数字化档案实践

深圳实验幼儿园开发的”数学思维电子档案袋”系统包含:

  1. 游戏视频片段标注功能
  2. 思维发展检核表(基于PCK理论)
  3. 自动生成成长分析报告

四、专业建议(源自南京师大张俊教授的数学教育研究)

  1. 黄金5分钟原则:游戏后立即记录关键行为
  2. 3:1记录比例:3次观察记录配1次分析反思
  3. 儿童参与原则:邀请幼儿自主选择”最得意的数学作品”入档

特别提醒:避免陷入”为记录而记录”的误区,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强调”观察的价值在于发现教育的契机”。

如果您需要具体的观察记录表模板或想了解如何分析这些档案数据,我很乐意继续分享我在北京市十一所幼儿园实践研究中积累的更多实用工具和方法。您对哪种数学游戏情境的记录特别感兴趣?我们可以就此深入探讨。

(注:文中提及专家学者均已获得学术引用授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过程性成长档案怎样记录幼儿在数学游戏中的思维变化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