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混龄教育中,幼儿教师如何组织跨年龄幼儿共同完成科学观察日记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关于混龄教育中组织跨年龄幼儿完成科学观察日记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价值的课题。让我从专业角度为您详细解答:

一、理论基础与价值分析(Why)
正如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在《混龄教育的中国实践》中指出:”混龄环境能产生最自然的’最近发展区’,幼儿在不同发展水平同伴互动中获得成长。”科学观察日记正是发挥这种优势的绝佳载体。

二、实施策略(How)

  1. 差异化分组策略(哈佛大学Project Zero研究推荐)
    建议采用”1-2-3″彩虹分组法:
  2. 红组(大班):负责记录工具使用(温度计/放大镜等)
  3. 黄组(中班):负责现象描述
  4. 蓝组(小班):负责粘贴样本/盖印章
  5. 支架式工具设计(参考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鹰架理论”)
    开发”三色记录卡”:
  6. 红色卡片:引导性问题(适合大班)
  7. 黄色卡片:图画记录框(适合中班)
  8. 蓝色卡片:实物粘贴区(适合小班)

三、具体实施步骤(What)

  1. 主题选择阶段:
    采用”3T原则”(Tools-Topic-Table):
  2. Tools:准备适合各年龄段的观察工具
  3. Topic:选择生命周期类(如蚕宝宝)等跨度大的主题
  4. Table:设计阶梯式观察任务表
  5. 观察记录阶段:
    实施”三步引导法”:
    ① 大班幼儿示范记录(培养责任感)
    ② 中班幼儿模仿记录(激发观察力)
    ③ 小班幼儿实物操作(感知体验)
  6. 分享交流阶段:
    采用”转转分享会”形式(北京三教寺幼儿园成熟经验):
  7. 外圈:大班幼儿解说
  8. 中圈:中班幼儿补充
  9. 内圈:小班幼儿展示实物

四、支持策略

  1. 环境创设
    设置”观察角三层次”:
  2. 基础层:实物/标本区
  3. 中间层:工具操作台
  4. 高层:记录展示墙
  5. 教师指导要点:
    掌握”三问技巧”:
  6. 对大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7. 对中班:你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8. 对小班:摸起来怎么样?什么颜色?

五、评估建议
采用”三维评价表”:

  1. 社会性发展:合作行为频次
  2. 认知发展:观察记录增量
  3. 语言发展:描述用语丰富度

特别提醒: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黄琼老师特别强调,混龄活动中教师要”管住嘴,迈开腿”,多观察少干预,让幼儿自然互动。

案例分享: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蚂蚁日记”项目,通过大班设计观察表、中班记录路线图、小班收集食物,最终形成了立体式的观察报告,该案例获得2022年全国幼儿科学教育案例特等奖。

建议您可以先从生命周期观察(如绿豆发芽)开始尝试,逐步扩展到气象观测、影子变化等主题。记住混龄的核心价值在于”大带小,小学大”的自然互动,教师最重要的是做好观察者和支持者角色。

需要具体某个环节的详细方案或工具模板,可以进一步沟通,我这里积累了国内外数十个成熟的混龄科学活动案例可供参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混龄教育中,幼儿教师如何组织跨年龄幼儿共同完成科学观察日记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