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意】幼儿园STEM活动|用”小小设计师”思维玩转交通工具设计(附3个超实用教学案例)
🚗 专业解答:
在STEM教育中培养3-6岁幼儿的交通工具设计思维,美国HighScope教育研究院副院长Mary Hohmann提出:”幼儿设计思维的核心是’计划-实践-反思’循环”。我们可以这样分步引导:
第一阶段:唤醒设计灵感(建议时长:10-15分钟)
- 沉浸式情境创设:
- 播放《托马斯小火车》片段时突发”故障”:”糟糕!火车轮子不见了!”
- 出示米兰设计师Bruno Munari的经典绘本《车轮转转转》
- 带上VR眼镜(ClassVR)虚拟参观汽车工厂
- 材料诱发思考:
提供”神奇材料百宝箱”:
√ 意大利Reggio教育中的”透明材料”(亚克力板、彩色玻璃纸)
√ 可变形材料(魔幻扭扭棒、管道积木)
√ 声光材料(铃铛、LED小灯)
第二阶段:设计工作坊实施(建议时长:25-30分钟)
🌟 案例1:会呼吸的潜水艇(大班)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STEM教育中心推荐方案:
- 用洗洁精瓶+吸管制作浮沉装置
- 测试不同”鱼鳍”(硬纸板VS塑料袋)的划水效果
- 记录发现(图示记录法):
[图示示例]
水流方向 ←■■(纸板)VS ~~~(塑料袋)
🌟 案例2:彩虹校车(中班)
- 借鉴日本藤幼儿园”无界限设计”理念:
- 提供可水洗的蛋彩颜料+旧纸箱
- 关键提问:”怎么让坐最后一排的小朋友也能看见风景?”
- 幼儿自发发明”全景天窗+后视镜组合”
🌟 案例3:蚂蚁运输车(小班)
- 采用蒙特梭利生活教具延伸:
- 用蛋糕托盘+吸管制作微型运输系统
- 挑战:”怎么运送比车身大的食物?”
- 诞生可伸缩车厢设计
第三阶段:设计思维升华(建议时长:10分钟)
- 作品发布会:
- 每个”设计师”获得特制工牌
- 用Seesaw APP录制30秒产品解说
- 延伸提问:
“如果你的汽车会说话,它想对红绿灯说什么?”
“设计一辆专属于妈妈的汽车会有什么特别功能?”
💡 专家锦囊:
- 清华大学STEAM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余胜泉建议:”给幼儿设计任务时要设置’适度的障碍'”
- 避免陷入单纯手工制作的误区,重点培养:
- 系统思维(观察-假设-验证)
- 用户思维(为特定人群设计)
- 迭代思维(我的第三版设计…)
附:交通工具STEM活动评估表(可联系获取电子版)
┌──────────┬─────────┐
│ 观察指标 │ 评估方式 │
├──────────┼─────────┤
│ 问题定义能力 │ 绘画设计草图 │
│ 原型迭代次数 │ 作品版本对比 │
│ 跨学科应用 │ 谈话记录分析 │
└──────────┴─────────┘
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工程思维,更埋下人文关怀的种子——就像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倡导的:”每个设计都应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下次可以尝试加入”无障碍设计”元素,比如为轮椅使用者设计校车升降梯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