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科学启蒙活动中,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探索现象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科学启蒙活动中幼儿教师的引导艺术:5大策略让孩子爱上探索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20年的专家,很高兴与您探讨这个富有意义的话题。科学启蒙活动是培养幼儿探究精神的关键载体,如何在活动中有效引导幼儿探索现象,直接影响着科学启蒙的质量。以下我将结合理论与实践,为您分享系统性的引导策略。

一、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探索的基础工程

蒙台梭利曾强调:”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启蒙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打造一个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环境。

  1. 材料投放策略
  2. 提供多样化、低结构材料(如磁铁、透镜、天平、各种容器等)
  3. 材料摆放要”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高度适合幼儿取用
  4. 定期更换材料保持新鲜感,如春季投放昆虫观察箱,冬季提供冰与水的变化实验材料
  5. 空间规划要点
  6. 设置专门的”科学探索角”,面积不小于2m×2m
  7. 地面铺设易清洁材料,方便进行水、沙等活动
  8. 墙面设置”问题墙”和”发现展示板”,记录幼儿的探索过程
  9. 心理环境营造
  10. 教师要以好奇者和共同探索者的身份参与
  11. 允许适度”混乱”,接纳探索过程中的”错误”
  12. 建立”没有愚蠢问题”的班级文化

二、提问的艺术——点燃探索欲望的火花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Rowe研究发现,教师提问方式直接影响幼儿探索深度。我推荐以下几种高效提问策略:

  1. 开放式问题诱发思考
    × 封闭式:”水是什么颜色的?”
    √ 开放式:”你发现水有什么有趣的特点?”
  2. 比较性问题促进观察
    “这两片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磁铁吸引金属时和不吸引时有什么区别?”
  3. 预测性问题激发假设
    “如果把这些沙子倒入水中,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明天我们再看这个种子,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4. 反思性问题深化认知
    “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现象的?”
    “如果再试一次,你会改变什么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好问题应该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思维的涟漪”。

三、过程指导策略——探索中的支架搭建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需要在幼儿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间搭建支架:

  1. 观察先行
  2. 先给幼儿2-3分钟自由探索时间
  3. 蹲下来观察幼儿的操作方式和兴趣点
  4. 记录下幼儿的自发问题和发现
  5. 适时介入
  6. 当幼儿反复失败即将放弃时
  7. 当探索陷入重复缺乏进展时
  8. 当出现安全隐患时
  9. 指导方法
  10. 示范而非代劳:”看我这样拿放大镜,你想试试吗?”
  11. 分解难度:”我们先观察叶子外形,再闻气味好吗?”
  12. 联合行动:”我们一起数数看水滴多久能填满这个勺子”

北京市特级教师沈心燕提出的”三不原则”很有参考价值:不急于纠正、不轻易否定、不直接给答案。

四、记录与表征——让探索可视化

哈佛大学Project Zero研究表明,适当的记录能显著提升幼儿的元认知能力:

  1. 多元记录方式
  2. 拍照记录实验前后对比
  3. 用简单符号做观察日记
  4. 录音记录幼儿的实时描述
  5. 收集实物标本制作”发现箱”
  6. 表征表达指导
    “你能用积木搭建出你看到的现象吗?”
    “我们编个小故事来解释这个小虫怎么走路的好吗?”
    “你画的这张图能告诉其他小朋友你的发现吗?”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的”科学发现日记”做法值得借鉴——幼儿用涂鸦加教师文字注记的形式,持续记录探索过程。

五、延伸与拓展——探索不止于活动

优秀的科学启蒙应该像石子激起的涟漪不断扩散:

  1. 家庭延伸
    设计”家庭探索任务卡”,如:
    “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里会滚动的东西”
    “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月亮的形状变化”
  2. 环境呼应
    在图书角投放相关绘本
    在美术区提供绘制科学现象的素材
    在建构区鼓励重现实验场景
  3. 后续活动生成
    根据幼儿兴趣生成新主题,如:
    由吹泡泡活动延伸出”空气的力量”
    由种植活动发展出”生命的循环”

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指出:”真正的科学启蒙不在于教会多少知识,而在于保持多少好奇”。

常见问题解答

Q:幼儿总是问”为什么”,我该如何回应?

A:可采用”反问—实验—共寻”三步法:

  1. “你觉得是为什么呢?”(激发思考)
  2. “我们能不能做个实验来看看?”(引导探究)
  3. “老师也不知道确切答案,我们一起查资料好吗?”(示范学习态度)

Q:如何应对科学启蒙活动中的混乱场面?

A:记住两个原则:

  1. 区分”创造性混乱”与”失序混乱”,前者应宽容,后者需引导
  2. 预先建立规则,如”材料使用后归位”、”轮流等待”等

Q:我没有太多科学知识储备怎么办?

A:可利用三个资源:

  1. 权威科普绘本(如《小小牛顿幼儿馆》)
  2. 专业机构研发的教师指导手册
  3. 当地科技馆的教育合作项目

科学启蒙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多少正确答案,而在于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提问、验证的科学习惯。正如加拿大幼儿科学教育专家Chaille所说:”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要熄灭他们眼中的光芒。”

希望这些策略能帮助您在科学启蒙活动中更有效地引导幼儿探索现象,培养出更多爱思考、爱发现的小小探索家!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科学启蒙活动中,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幼儿探索现象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