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深化规范应用,这是一个既专业又实操性很强的问题。作为从业20年的幼教人,我想结合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和一线实践经验,分享几个落地方案:
🌟 规范应用的”三维立体模型”(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侯莉敏教授提出)
1️⃣ 环境规范:打造”会说话”的教室
- 区角设置要遵循”三角定位法”(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 材料投放实行”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一米高度环创”值得借鉴
2️⃣ 流程规范的”三时管理”(借鉴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经验)
✔ 晨间接待:采用”3+2+1″问候法(3句温暖语+2个观察点+1个记录)
✔ 过渡环节:参考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的”音乐信号系统”
✔ 离园准备:执行”五查制度”(情绪/衣着/物品/卫生/交接)
3️⃣ 师幼互动的”黄金七秒”原则(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
• 提问后留足7秒等待时间
• 蹲下时保持15°前倾姿势
• 反馈使用”三明治话术”(肯定+建议+鼓励)
📌 实操工具推荐:
- “规范显微镜”检查表(每日5分钟自查)
- 幼儿观察记录”三色贴”系统(红黄绿三色便签分类记录)
- 日本幼儿园流行的”可视化流程卡”
💡 特别提醒:(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最新研究)
• 避免”规范陷阱”:成都某园曾因过度规范导致活动僵化
• 建议采用”弹性规范”模式:基础条款刚性执行+创新空间柔性管理
最近在指导深圳某省一级园做规范升级时,我们开发了”规范应用能量环”:
观察诊断→对标梳理→情景模拟→实操训练→反思优化
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开展”规范应用工作坊”,用”世界咖啡”的形式分组研讨常见问题。比如上周在广州的培训中,我们通过角色扮演重现了”幼儿争抢玩具”的12种规范处理方式。
记住李季湄教授的话:”规范不是束缚创想的牢笼,而是专业成长的基石。”期待听到各位老师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