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 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里的一件小事、一根小树枝、甚至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都能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天孩子们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柜时,发现了很多闲置的塑料袋。个别小朋友选择直接丢弃,也有些小朋友表示可以继续装东西。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应密切联系幼儿感兴趣的实际生活进行,将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究对象。孩子们有了粗浅的重复利用的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关于这些袋子的再利用,他们的讨论热火朝天。于是,一场关于“塑料袋”的探索活动悄然展开了……
1.乐意了解塑料袋 ,愿意主动收集材料,萌发爱护环境之情。
2.在观察、探索中了解塑料袋的多种玩法,体验过程中的乐趣。
3.让幼儿知道乱扔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
Part 01
“塑”说秘密
寻“塑”之旅
孩子们怀揣着兴趣和好奇,开始了对塑料袋的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塑料袋随处可见,你都见过什么样的塑料袋呢?孩子们开始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塑料袋…
我家里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塑料袋装
菜地里有塑料袋,妈妈说是用来赶小鸟的
糖果袋子也是塑料袋!
我买的面包也是用塑料袋装的
我收集树叶用的是封口袋
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塑料袋大调查,通过调查,孩子们找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塑料袋,在家园互动下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塑料袋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对塑料袋的探索欲望。
亲子调查表:
塑料袋的作用:
1.日常生活中方便携带各种物品,无论是食品还是衣物等。
2.在商品中,可以用于产品的包装,既保持商品的清洁,也可以保护商品不受损。
3.在医疗上,可以保存医疗用品,确保卫生无菌。
多感官探究“塑料袋”的特点
孩子们在家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袋子,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们分享。根据收集到的袋子,孩子们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搓一搓,听一听、闻一闻、吹一吹的方式感受塑料袋的特性。
顾嘉婷
塑料袋摸起来软软、滑滑的。
我用力快快地搓,塑料袋会发出“沙沙沙”的响声。
徐云皓
叶鑫怡
塑料袋是可以变形的,我把它揉成了一个小球。
塑料袋有很多颜色,上面还有好多图案。
端思潼
孩子们通过观察、对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现了很多关于“塑料袋”的秘密,比如塑料袋软软的、摩擦会发出声音、有不同的颜色、图案和形状,还有不一样的作用,孩子们将发现的秘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教师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进行接触和观察,了解到各种塑料袋也有不同,有的滑滑的,有的软软的……,不同的塑料袋图案也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在寻找塑料袋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探索、自由讨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大胆与同伴分享。
塑料袋的发明与由来
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那塑料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孩子们发出了疑问。于是,结合视频和绘本故事《别把地球装进塑料袋》帮助孩子们了解塑料袋的发明由来。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发明塑料袋的初衷竟然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纸袋的使用,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但随着使用率的增加,塑料袋也成了威胁地球生态的杀手。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卡通形象向孩子们传达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才能解决地球上充斥的塑料垃圾问题。
Part 02
“袋”你天马行空
孩子们了解到虽然塑料袋的发明为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人们却把塑料袋当成了一次性用品,随手丢弃从而产生了许多的塑料袋垃圾,污染环境。孩子们这时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
塑料袋可以用很多次啊,怎么用一次就丢了呀!
是呀,塑料袋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一个塑料可以用很多次,用一次就丢太浪费了。
可是,塑料袋除了可以装东西,还可以怎么重复使用它呢?
下雨的时候可以把塑料袋套在脚上包住鞋子,这样鞋子就不会被雨淋湿啦。
我在手机上看过塑料袋还可以画画。
在孩子们的视角下,塑料袋变得更加童趣化、更富有创意性。于是孩子们搜集了生活里各种各样的塑料袋,投放在了区域中,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将塑料袋再利用。
塑料袋摸起来滑滑的,那彩笔能不能画上去呢?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用彩笔在塑料袋上尽情创作。瞧,有的画了可爱的小动物,仿佛在草原上奔跑;有的画了五彩的花朵,就像在微风中绽放。这不仅是绘画,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个小小的塑料袋上,承载着孩子们的快乐与梦想。
将塑料袋底部打结翻转过来,紧接着蘸取喜欢的颜料涂抹在塑料袋上,就可以在画纸上拓印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蘸满颜料的塑料袋按压在纸上,不一会儿,花朵在画纸上绽放。孩子们尝试用塑料袋创作拓印画,感受了拓印乐趣和美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塑料袋可以变得这么有趣,对于塑料袋的探索热情也进一步提高。
当塑料袋遇到尖尖的竹签会发生什么呢?大多数孩子猜测塑料袋会破掉,水会流出来。于是,我们开展科学小实验《竹签遇上塑料袋》
孩子们将塑料袋里装入适量的水,将竹签快速插入塑料袋中。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竹签戳破了塑料袋,但塑料袋不会漏水,只有将竹签拔出来后,水才会流出。
教师思考
《指南》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通过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塑料袋有“韧性”,在被戳穿的瞬间会迅速回弹包裹住牙签不会留有空隙,即使有较小的缝隙也会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而无法流出。在乐于尝试探究、好学好问中,孩子们还发现了被戳的袋子还可以变成一个“浇花神器”。在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感知到了塑料袋的特点,也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晨间锻炼时间,中二班的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带着塑料袋来到户外。他们发现小小的塑料袋能化身胖鼓鼓的风筝,风一吹就飘在了天上。孩子们边跑边抬头看向风筝,眼中满是期待。风轻轻拂过,塑料袋风筝摇摇晃晃,仿佛在与他们逗趣。看着风筝在天空中越飘越高,孩子们的笑声也愈发响亮。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塑料袋投球比赛拉开了序幕。赛场上,宝贝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热情洋溢。瞧!小朋友们闯过层层障碍,站在投球线前,胸有成竹地举起手中的球,手腕稍稍一运力,球便宛如一颗流星,在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弧度,“砰!” 地一声,球准确无误地掉入袋子中。“中了!” “太厉害了!”孩子们相互喝彩,相互鼓励,操场上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教师思考
在成人视角中塑料袋对于我们来说是生活化、更聚焦实用性的一种“工具”,而孩子视角的塑料袋则是童趣化、更富有创意性的一种“学具和玩具”。一袋多用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充分发挥塑料袋的功能,除了实用性,还有趣味性,孩子们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想象、尝试,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此期间孩子们也萌发了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
Part 03
何处归“塑”
游戏玩到最后,好多塑料袋都破掉了,那这些破了的塑料袋用完了该怎么处理呢?塑料袋随意乱扔又会不会带来危害呢?
塑料袋是对环境有危害的东西,它到海洋里后会缠绕住小鱼小虾。
塑料袋飘到天空中也会套住小鸟使它们不能飞翔。
那我们可以把塑料袋用火烧掉。
我们可以把塑料袋放到垃圾桶压成碎片。
我们可以把塑料袋用大炮发射到宇宙,送到别的星球,让外星人处理它们。
我们可以把塑料袋用土埋起来,这样我们的地球就变得干干净净啦!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但只有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才能真切、直观地感知塑料袋的危害,了解处理塑料袋的方法。于是,孩子们一起行动起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土埋塑料袋
利用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在种植区把塑料袋放进挖好的坑里并覆盖上泥土,满心期待着两周后会发生的变化 。
两周后观察
两周后,孩子们在标记处挖开泥土,再将土里的塑料袋挖了出来,看到它除了变脏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孩子们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表征,讨论后意识到塑料袋在土壤中也很难被分解。实验结束后,孩子们将没有降解的塑料袋从土壤中拿出,和老师一起搜集了相关资料。原来塑料袋和自然界的物质不一样,如果掉到地上,要过大约200年才能腐烂,长期累积,会严重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火烧塑料袋
当土壤未能溶解塑料袋后,孩子又验证火烧的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了“当塑料袋遇到火”的实验,教师给孩子们演示了燃烧塑料袋。
向若雪
什么味道,怎么那么臭呀。
你们快看呀,塑料袋冒烟了。
徐辰昊
孩子们观察并进行表征,发现火烧后的塑料袋会有黏液溢出,还有白烟飘出来,闻起来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臭臭的,肯定对空气有污染。看来,如果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垃圾袋不合适,会导致环境被污染。
经过想法的验证,孩子们发现以上两种都不可取,我们通过大量的视频和阅读后得知,原来坏掉的塑料袋我们要放到可回收垃圾桶里面,经过分类熔炼后还可以加工成简单的塑料制品。
教师思考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合作,一边挖坑,一边讨论着埋在地里会有什么变化。通过“土埋塑料袋”“火烧塑料袋”的实验,孩子们直接体验、亲身经历,认识到塑料袋垃圾的危害,将“少用塑料袋”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Part 04
“袋”你环保
在探寻塑料袋的过程,小朋友们逐渐发现塑料袋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可是过度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并且乱扔垃圾袋会对人类、动物、植物都有不良的影响。
塑料环保倡议
孩子们倡议大家不要产生塑料垃圾,尽量少用塑料袋。孩子们开始产生“减塑”意识,老师及时引导幼儿思考:我们该如何减少使用塑料呢?让我们一起倡议起来吧!
塑料宣传能手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都知道了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少使用对环境有危害的塑料制品,多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或是用其他材质的物品代替。可是,怎样提高身边的人环保意识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绘制环保宣传图,进行宣传,呼吁大家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将减塑环保的理念普及给身边的人。
减塑环保打卡
减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家人、同伴一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孩子们走进社区、公园,主动捡拾地面上的塑料垃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环境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关爱!
教师思考
中二班的孩子们在与塑料袋互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获得了探究问题的能力,知道了塑料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孩子们不仅从自身做起,坚持减塑,也愿意大力宣传减塑,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减塑行动中,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于保卫地球也有了义不容辞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相信这次活动将是孩子们环保路上的闪亮起点!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生活处处有课程,一个小小的塑料袋激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孩子们充分地调用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去观察、思考塑料袋的特点和用途。在与塑料袋碰撞、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不仅利用塑料袋玩出有趣的游戏,做出有创意的艺术品,还利用科学实验探索了塑料袋的神奇奥秘,积累了知识经验和学习经验,体验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知道了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有了初步的环保意识。此次以塑料袋为载体的班本课程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孩子们在探索与发现中,悄然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环保小卫士。孩子们与塑料袋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
素 材 | 中二班
编 辑 | 洪晋淇
审 核 | 园长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济川街道中心园欧景花都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