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佳慧老师:数学《啦咘啦多巡逻记》
吉老师根据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跟着啦咘啦多警长,以巡逻为主,认真观察线索信息、推理破案。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尝试按照小区地形图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组合匹配,层层递进、完善推理,探索出多种图形组合方式。孩子们在感受拼图乐趣的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破案的喜悦。
黄莹老师:数学《快递风波》
快递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快递单号上的数字看似普通,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黄老师巧妙运用帮助快递员叔叔送快递的情境,通过观察快递单号,让幼儿在实际操作和探索中理解数字的含义,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与推理能力,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王丹阳老师:数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为了让中班幼儿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加深对蔬菜特征的理解,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王老师在故事情境中引导幼儿不断地设疑、探索,尝试自主给蔬菜分类,孩子们在游戏中兴致满满地研究着蔬菜的奥秘。
徐张蓉老师:数学《寻找小士兵》
扑克牌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徐老师正好利用这一契机,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究来认知扑克牌的四个花色的不同特征,并试着将这四个花色的扑克进行归类。经过徐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能试着按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规律排列,让幼儿获得自豪感,同时也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愉快心情。
张如意老师:科学《活字印刷术》
张老师的《活字印刷术》是一次有趣的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见识到了古人的智慧,更是在通过实践操作时体验到了科学的魅力;尤其在成功拓印的那一刻,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同时也体会到了四大发明的神奇之处。
鲍佩佩老师:数学《认识时钟》
“钟面上有什么?转动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区别在哪里?”鲍老师以提问、追问不断启发儿童观察、思考、表达,展示了教师在活动中真听、真看、真回应,且回应适宜能促进幼儿的思考和学习的扎实教学基本功,为观摩教师们呈现了精彩、高质量的师幼互动。
洪晋琪老师:数学《营救汪汪队》
本次活动,洪老师的主题为“营救汪汪队”。在准备阶段,洪老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了合适的数学知识点和任务难度。同时,还设计了汪汪队的故事情节,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张一平老师:数学《小动物找座位》
张老师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设计了这节有趣的大班数学活动《小动物找座位》。整个活动创设了小动物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情境,帮助小动物们拿着电影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座位,并通过操作卡帮助孩子进一步学习,整个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叶乐老师:数学《小小调查官》
叶老师以一段犀牛伯伯的录音导入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活动过程目标明确,调查内容难度递升。通过操作丰富的数学材料,孩子们在数数、比较、分类中对统计有了更深的理解。
陈茜老师:数学《送外卖喽》
陈老师执教的中班数学课《送外卖喽》,贴近幼儿的生活,带领幼儿根据路线图自主设计外卖路线,设计的路线图由易到难,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体验到了送外卖的乐趣。
杨露老师:数学《甜甜饼干屋》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杨老师整节活动以胖胖猪的“甜甜饼干屋”开张的情节贯穿,小朋友能初步比较出物品的大小,和物体的分类,并根据需求分装饼干,初步感知数学的乐趣。
刘希明老师:数学《图形小镇》
刘老师本节课围绕“图形小镇”的故事情景,让幼儿在帮助图形宝宝回家的游戏情境中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同时练习将相同形状的物品归类。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认识了三种图形,也从中体会到了数学的有用与有趣。
罗娟老师:数学《图形宝宝历险记》
罗老师整个活动过程是以一个故事形式串联起来的,以图形宝宝探险来展开活动,一路上遇到不同形状的事物。通过问答、闯关,让孩子对故事里的奇遇进行探索,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对图形特征的观察、分析和比较来进行分类。
陈嘉琦老师:数学《树叶排队》
陈老师通过让孩子们以认识树叶为线索,探索出有规律排序的奥秘,从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发展了孩子们的观察、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幼儿在通过对自然实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过程,从而不断积累经验。
匡莉老师:数学《认识颜色》
颜色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匡老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张园长带领老师们针对此观摩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本次信息技术融合活动不仅展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凸显了幼儿园教师优秀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水平;下一步,老师们将认真梳理本次活动中反馈的问题,继续坚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为教育赋能。同时针对区域环境,老师们也商定调整策略,对班级各别区域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编辑:陈嘉琦
撰稿:刘希明
审核: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