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说“儿童教育要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因此,我们始终坚信,环境是无声的教育传递者,建筑、植物、环创等等,每一处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评估指南》中关于“环境创设”清晰指出了空间设施、玩具材料等两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可见环境是支撑幼儿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创设。为优化我园室内环境,为幼儿学习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我园开启了一场基于“儿童视角”的沉浸式环创“变革”教研。
精密部署,合理规划
01
领导布置环创工作
为迎接省优质园复检工作,推进课程游戏化,进一步丰富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意义和内涵,给孩子们更多启发,本次环境改造园长结合当前实际,组织教师针对各阶段幼儿年龄特点对楼梯及班级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
环境创设前,张园长带领老师们共同学习了我园的办园理念、办园宗旨以及园所文化等,帮助老师们理清了一些基本概念,明确目标,为此次环境改造做了充分的理论支撑。我园整体环境以特色教学“绘本阅读”作为设计主线,环境创设中我们谨记“爱艺术,爱生活,爱运动”的办园宗旨,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创设以幼儿为本的园所环境,寓美育于环境,寓教育于无声。随后,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楼道环境创设沙龙研讨。
紧接着,张园长又对各个班级教室进行了实地勘察,针对每一个班级的环境提出了整改意见。
沙龙研讨
02
年级组研讨方案
环境的布置遵循“计划在先、行动在后”原则。首先老师们共同讨论,对楼道环境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根据所开展的主题课程确立园所特色、色调风格、装饰风格,找准切入点后,再分块安排各个版面的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环境布置。
年级研讨
03
反复研磨,确定方案
研讨中,各年级组老师明确目标且想法独特创新,经过对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的分析,以及各个楼道的实地勘察,老师们的环创方案在园长和几位组长的指导下反复地进行修改,最终确定了具有园所文化的楼道环创方案。本园共分蓝、橙、玫红三个色楼梯,蓝色楼梯主打园本特色,以呈现幼儿绘本剧为主;橙色楼梯以运动为主,主要呈现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剪影;枚红色楼梯以幼儿一日生活为主线,主要呈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活动剪影及幼儿表征。在每个楼梯的一楼,老师们精选出我们实施过的有声绘本,最终分别选取出艺术、生活、运动三类的有声绘本,打造独属于我们济川街道中心幼儿园欧景花都分园的园所文化特色楼道环境。
反复研磨
环创中的背后故事
方案敲定后,园长又带领老师们商讨所需要的材料,一切准备就绪,老师们有条不紊地实干起来,大家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楼道环境布置好后,老师们又趁热打铁,立即投身到班级环境的整改中。
齐心协力
一间间教室里装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一个个楼道里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老师们将我们集体的智慧和一颗热爱教育的心留在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里。
“对话”环境 衡短论长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环境创设”版块指出了空间设施、玩具材料等两项关键指标,旨在促进幼儿园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由此可见环境是支撑幼儿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着力打造一个适宜孩子阅读的环境,根据教室空间合理布局,选择靠近光源、安静的角落,创设阅读区,给阅读区提供了一些软垫、靠垫,供幼儿坐、靠;让孩子在阅读时感受到区域内宽松、舒适、和谐的氛围,从而激发孩子主动阅读学习的兴趣。
创设观摩
造结束后,在张园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区域环境创设观摩,各班老师大方且自信地阐述了本班环境创设的理念,同时结合班级环境创设的进程及课程开展的情况,从区域布局、材料投放等方面做了具体地介绍。在观摩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特色环创 精彩呈现
教师们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将美观、情境融合,将学习与游戏相融合,为幼儿打造安全舒适、整洁温馨、美观有趣的班级环境,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突显幼儿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各自的班级特色。
班级环境
班级特色
本次研讨活动,我们依据《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进行了深度探究,在提出疑惑、反思不足和例举优秀做法中,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环境创设版块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下一步实施和调整的方向。相信老师们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运用与实际工作中,从而创设出更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看见儿童,
不仅要看见儿童的成长,
还要看到儿童成长的环境。
在孩子的世界里,
追随孩子的目光,
支持孩子的兴趣,
解读孩子的语言。
让环境为教育助力,
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
撰稿 | 刘希明
图片 | 匡莉
编辑 | 张如意
审核 | 园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