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下午,栖霞区中学心理学科教研活动在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文澜路校区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春风化雨,润心赋能——情绪调适主题的课堂实例探究”为主题,聚焦初中学段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辅导策略,栖霞区心理教研员戴志梅老师、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陈勇副校长、全区中学心育负责人、心理教师及戴志梅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研心育之道。
课堂实践
活动伊始,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戴凤仪老师带来一堂八年级心理课《做情绪的主人》。戴老师通过“左抓右逃”热身游戏激活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感知情绪的多样性。课程围绕“表达情绪”、“理解情绪”、“调节情绪”三大模块展开,通过案例分析、绘画创作,帮助学生识别消极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结合情绪ABC理论和呼吸放松、书写练习等实操方法,系统传授情绪调控策略。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分享,在体验中掌握了与情绪对话的技巧。
专题讲座
随后,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陈小柳老师带来《初中心理辅导课的设计过程》专题讲座。她从心理辅导课的灵魂入手,详细介绍了一节心理辅导课应该具备的三大设计流程:辅导理念、辅导目标和辅导活动,结合自身经验,建议教师在实践中多关注学生反馈、少纠结课件细节,引发了在场教师对心理课程专业性与创新性的深度思考。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吴禄燕老师以《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结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剖析了厌学、焦虑等常见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提出“学业压力应对”、“自我认同引导”、“人际关系辅导”等六大辅导策略。她特别强调,心理教师需与班主任协同合作,通过搭建支持性社交网络、识别危机信号等方式,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研讨总结
来自南师附中丁家庄中学的潘秀丽老师和南外仙林的王璐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点评,他们提到,心理课堂应该以学生的感受和思考为出发点,逐步深入,从现象到理论柔性过渡,避免理论与感受脱节。
活动的最后,区心理教研员戴老师进行了总结点评。她肯定了公开课的互动性与实效性,以及讲座内容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就老师们目前工作中的状态与困难开展了分享讨论,交流经验心得,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做进一步指导。
此次心理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帮助老师们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供图丨吴禄燕、戴凤仪
供稿丨戴凤仪
编辑丨钱淑婷
一审丨胡锦波
二审丨陈勇、李海英
三审丨邢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