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道新学校教学科研实践,助力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市区级课题的开题、结题质量与研究成果报告水平,4月12日,我校举行了市区级开题/结题论证会,此次论证会我校荣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黄嘉莉教授、深圳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禹明主任、原南山区教科所副所长吴萌老师来校担任4个市区级课题的开题、结题的评议专家。
论证会由我校课程发展中心陆晶主任主持。3位专家主要审阅、听取了权永敏老师主持的南山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作业设计及应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元慧颖老师与李馥漫老师主持的南山区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创新行动专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STEM项目式学习研究》的结题报告、梁春蕾老师主持的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路径的研究》的结题报告,并提出了专业化建议。
南山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汇报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作业设计及应用的研究》 主持人/汇报人:权永敏
本课题聚焦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作业设计,旨在解决当前数学作业形式单一、与生活联系弱等问题。
研究内容涵盖基于教材挖掘游戏化作业素材,探索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跟踪作业实施效果。
研究目标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推动学校数学学科建设。
研究周期 1 年,分准备启动、设计打磨、实践调整、总结推广四个阶段进行,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预期形成系列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课题亮点:
1.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小学低年段游戏化作业册,如 “数学寻宝” 作业,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作业,提升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2.促进教师转型:游戏化作业设计促使教师转换角色,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提升教学内容整合和课堂组织引导能力,推动教师从传统教学向创新教学模式转变。
3.打造学校特色:构建本校特色数学游戏化作业体系,举办 “数学游戏节” 等活动,展示作业成果、开展竞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并将其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形成独特教学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 。
专家点评:吴萌老师
吴萌老师赞赏权老师课题组整个开题报告思路清晰,表达利落,并对权永敏老师“游戏化作业设计”的创新性表示欣赏,她说:一所学校能率先尝试游戏化教学作业研究,就能让孩子享受上课的同时,也能开心地做作业。
吴萌老师也针对游戏化教学作业设计的实践提出几点专业建议:
一是应该注重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结合生活、游戏等多元途径,融入教学中去。
二是教学里融入情境表演,将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设计一些小情景剧表演,能让孩子有效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探究其中的道理。
三是注意在家庭作业中增加亲子活动,把家庭作业延伸到家庭活动,可以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也是鼓励父母,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互动模式。
另外,吴老师也建议课题组成员间分别就不同教学主题和板块内容进行分工,在课题的总目标指导下,通过类型分工进行深度探索,以便提升论文输出的质量,让课题更具备含金量。
南山区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
创新行动专项课题
1
结题汇报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主持人/汇报人:元慧颖
南山区道新学校元慧颖老师主持的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课题聚焦核心素养,创新性地构建了覆盖小学1-6年级的数学项目式课程体系,开发12册教学设计手册,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大领域,形成“知识内容—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深度融合的课程框架。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创新实践、合作交流等综合素养得到锻炼。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能力增强。课题成果在校内推广,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范例,助力核心素养落地。
元老师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项目式学习课程,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推动项目式学习广泛应用与推广,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感谢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继续探索教育创新之路,为培养更多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优秀道尔顿学生而努力!
2
结题汇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STEM项目式学习研究》 主持人/汇报人:李馥漫
在新课改浪潮中,道新学校STEM组聚焦初中STEM项目式学习,收获满满,其中5篇教师论文尤为亮眼。
郭璐瑶老师《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STEM教育与PBL教学法的融合路径》,从核心素养出发,探索STEM教育与项目式学习(PBL)的融合,为教学创新提供新思路;
李馥漫老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STEM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紧扣新课改,为STEM课程开发与实施指明方向;
李群老师《物联网模块在信息技术与STEM项目式学习中的深度融合》,聚焦物联网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STEM教育的深度融合;
陈嘉靖老师《基于激光切割的初中STEM课程开发框架实践——以智能家居设计项目为案例》,以智能家居项目为载体,探索激光切割技术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黄瑞韻老师《智能家居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构建》,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助力智能家居课程教学优化。
这些论文全方位覆盖理论、课程、技术、评价,为STEM教育实践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学生跨学科素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推动教育创新前行,未来可期!
专家点评:黄嘉莉教授
黄教授对数学与STEM两个课题项目组输出的可视化成果再一次提出了高度的赞赏与肯定,并就两个课题结题报告可能产生的问题给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议。
在数学项目式课程研究中,一是要明确在本课题中“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具体内容是什么,二是课题的实施是否采用了数据的量化支撑,三是实践研究与行动研究有所不同,未来在展开行动研究时,一定要明确驱动的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式去解决它。
在STEM课程研究中,学校已经形成了很扎实的课程体系,建议首先在结题中以输出的“研究结果”为先,将资源包成果放在首位,其次是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教师的成长是否有可证明的支撑依据。
课题组成员还需要思考的是,无论是数学还是STEM项目式学习,在做研究实践辐射推广的过程中,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资料包是否能得到学校环境的支持,教具、教师操作手册等配套资料如何完善,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可推广的课程成果体系。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结题报告
《以“学习任务群”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路径的研究》 主持人:梁春蕾 汇报人:尧曦
课题组 以 ”学习任务群”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聚焦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课题组由 8 位语文教师组成,年龄 26 至 43 岁,学历涵盖本科至硕士。
研究源起于2022年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重组课程内容理念。本研究意义重大,强化知识内在联系,助力学生融会贯通。理论层面,构建大单元教学理论框架;学生层面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等能力;教师层面提升新课标理解与教学实操力。
本研究路径清晰,分前期定目标、中期行动、后期反馈三阶段,运用访谈、行动研究等方法,确立大单元主题多元路径,明晰任务驱动教学流程,实践成效显著,学生作文发表、获奖众多,例如儿童创意写作大赛佳绩频传;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突出,梁春蕾老师、陆晶老师、陈柯颖老师、尧曦老师多篇论文核心期刊发表或获奖。
本课题组将持续建构三维锚定框架,完善课堂量化评价,开发“双线并行量表”,打造“观测—诊断—优化”循环模式,持续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迈向新高度,提升师生综合素养。
专家点评:禹明主任
禹明主任表示在此前审阅课题组的结题报告时,能看得出道新学校科研团队老师的高水平与务实的态度,他们是在真正投入地做研究,所以课题做得很扎实,一是能清楚地看到整个研究过程,二是从研究结果看,从大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到实施过程与评价,实践思路清晰,尤其是大单元主题确定的6种方式,值得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借鉴与参考,最后课题输出的成果也与研究目标相对应,学生作品与教师成果都值得赞赏。
同时,禹明主任也为该课题下一步改进提出了几点专业建议。
一是尽快按程序递交结题材料。
二是在原有评价系统基础上有效利用人工智能,结合AI技术赋能调查研究结果,从而让研究调查从调查量表的制定到调查结果的输出都有更科学、精准的依据,以便验证评价工具的科学性。
禹明主任也曾在学校教师工作坊中给老师们给老师们带来多次专业培训,他说在他眼里,从道新学校这所创新性学校,可以看到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能感受到青春的教育的力量。这些年在张莉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在不断发展中,一步步成为了深圳教育的希望之星。
张莉校长对三位专家的细致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
她说,在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指导下,在漫长的两年多时间里,老师们从教育教学的问题慢慢提炼主题,走向课题研究,是不断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张校长用三个词表达内心的感受。
第一是“感谢”,非常感谢在整个课题过程中投入精力帮助老师们进步的各位专家,不辞辛苦地一次次来到道尔顿校园给老师们进行专业培训与指导,从审题立意到过程方法论,再到梳理审定各项材料,精准指导、事无巨细,帮助老师们更快更有效地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进一步研究的过程,再次代表学校感谢为道尔顿教师团队赋能的专家们。
第二是“”欣慰”,从各位专家对道尔顿教师团队的赞赏能看出,道尔顿这样一批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创新思维,有解决痛点问题的需求,转而投身基于现实问题的研究,课程的研发与创新是自下而上的,学校更多的,是为老师们提供更高的平台、更专业的指导与更广阔的空间,要为道尔顿教师自燃互燃的驱动力、学习力与创新精神点赞。
第三是“期待”,经过办学八年多的起步与发展,学校更期待在进入正轨的良性发展阶段,借助强大的专家团队支持,借助道尔顿核心骨干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在现有课题基础上,更广泛应用于实践,去解决更多现实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实践品质,让更多师生从课题实践中受益。
结题不是结束,而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更是一个新起点。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中,学校也将借助专家的资源与专业指导,为老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科研培训,希望道尔顿教学科研团队在有了坚实的垫脚石后,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发展,在自己的专业化路径上走得更稳更好,让学生和学校更加受益。
编辑丨校办 朱靓
图片丨朱靓 黄超
责编丨校办 魏国俊
审核丨校长 张莉
VR探校
扫描二维码
360度欣赏道尔顿全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南山区道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