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提质
青蓝携手奋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学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为特殊孩子提供高效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学校专门制定《“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实施方案》。一对对师徒通过近一个学期的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基本达到了“双促进、双提升”的效果。为了检验和总结提升“师徒结对”阶段性取得的成效,学校开展了师傅示范课展示活动。
一
精心备课,合力研磨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更好地上好课,学校组织“青蓝工程”所有的老师参加备课活动。首先主备老师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思路进行陈述,她们凭借深厚积淀,分别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学习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调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只为打造精彩课堂。接着与会教师从目标制定、课堂组织、课件制作、教具准备等方面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大家共同研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关注到每一处细节,锚定教学目标,合力规划课堂,为教学设计优秀方案。
二
观摩展示,精彩纷呈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四位“青蓝工程”的师傅进行了示范课展示。
1.林绒:生活语文《它们都会跳》
2.蔡玲:生活数学《用计算器计算100以内的加法》
3.李蕊玲:生活适应《常见的主食》
《常见的主食》选自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个人生活第 9 课——常见的主食,本节课为第二课时“认识大米、面粉” ,该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李老师创设了接近学生的生活情景“厨艺大比拼”,运用了演示法和情境教学法,以图卡与实物结合、图片与文字结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中带领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让学生从多个感官感知大米和面粉的基本特点,接着通过一个个小视频呈现米面主食的制作过程,让抽象内容具象化。接着通过交互式模拟游戏,让学生沉浸到生活情景游戏中,强化对各类主食的区分认知,培养爱惜粮食的优秀品德。
方老师示范了一节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课——《小小烘焙师》,课堂前半部分以打招呼的方式创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契机,接着利用图卡进行配对练习。从呼名应答,课堂诱导、图卡与影子配对、根据图卡拿实物等方面培养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常规,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区辨能力。后半部分通过沉浸式制作学生喜欢的蛋糕,运用关键反应训练激发学生表达需求、请求帮助等主动口语。
三
评课反馈,细听深思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评课环节,思维火花四溅。四位“青蓝工程”的指导教师课例展示结束后,各教研组分组评课,汇总评语后推荐一名代表进行评课阐述。评课活动中,先是授课教师自评,她们剖析授课思路,反思课堂效果,找出问题症结,提出改进策略。
接着是各教研组代表进行评课议课。大家着重从课堂展示的优点、缺点、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详实评课,把优点说够,缺点说透,意见说细。全体教师围绕“教—学—评”一致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落实新课标、如何更加深入地挖掘教材等问题,明晰了今后课堂教学的方向。
四
颁发聘书,激励表扬
五
活动总结,研思笃行
活动最后,我校党支部副书记崔锦丽同志对“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示范课活动进行总结。她首先对四位授课教师认真以待、倾囊相授的态度表示肯定,并针对课堂教学实况、评课注意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意见。指出“青蓝工程”是良好的成长交流平台,师徒结对是延续更是跨越。我们相信,青蓝工程这个平台能给师徒搭建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空间,促使更多的教师成为能挑重担、独挡一面的合格教师,并为后续的名师工程奠基。
E
N
D
写留言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