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而幼儿的语言发展则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全园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相互提升,为教师提供一个研讨、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4月8日-4月11日,六安市裕安区齐心路幼儿园开展了“‘教’而有思, ‘研’而有行”教师公开课展评活动。
活动前,老师们开展会议深入分析,会议强调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反思者,教师要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适宜的课程体系。会后教师们对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有了更深度层面的认识。
刘梦杰老师在活动中教态自然,课件制作的新颖有趣,紧密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儿歌有趣之处的同时,还能在角色扮演中准确地复述儿歌中的量词并仿编儿歌。
陈老师的整节活动问题有指向性,节奏把握良好,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课堂氛围相当热烈,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很好的完成了课堂目标。
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或个别指导的方式,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给予了更多的挑战和拓展任务;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则耐心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知识。
孔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目标设置合理,活动中穿插的互动也大大激发了幼儿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着重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在幼儿动手涂画的环节,利用AR让小鱼“动”起来,新颖的教学手段大大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胡老师的此次科学实验课,通过幼儿亲自动手实验、操作、观察、比较,让幼儿发现了生活中常见的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哪些,并且能够发现碘伏和维生素C相遇时会产生的奇妙物理现象。活动过程非常有趣,幼儿的兴趣度和参与度都很高。
胡晓云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过渡自然,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从导入部分的精彩故事,到中间的互动游戏,再到最后的总结归纳,环环相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让幼儿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
杨老师的语言课活动目标明确,教具制作精美,语言富有童趣,运用了多种游戏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有效促进了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
杨亚楠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活泼,能够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关系,师生互动频繁,从而能让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陈明慧老师的科学课设置的非常有趣,重难点突出,合理的教学过程设置帮助幼儿们顺利完成了整场操作。吹泡泡也是幼儿很感兴趣的游戏,整个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同时也完整完成了活动目标。
陈可老师的科学活动上,幼儿表现积极活跃,对于物体的“溶解”展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陈老师教具准备充分,幼儿了解到了神奇的溶解现象并能发散思维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溶解或不能溶解。
孟老师的语言课引导了幼儿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热爱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情感。活动中孟老师能积极给予幼儿正向反馈,活动环节紧凑,师幼配合默契,活动延伸中幼儿积极创编象形字,笔触稚嫩却形象,整节活动幼儿参与度很高。
公开课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本次的课程开展了点评与反思,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研讨与探究中互相学习、互相提升。
“一枝娇艳的花独自绽放并非真正的春天,只有那缤纷多彩、形态各异的百花齐放才堪称满园春色”。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团队,其发展壮大既离不开每一个成员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一位队友真诚无私、倾尽全力的提携帮助。本次公开课活动精心策划、组织有序,不仅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独特魅力与专业风采的平台,也为园中热情洋溢、积极进取的年轻教师们创设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互动氛围。相信通过此次公开课活动,园所教师们对于如何开展一节完整丰富的活动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和更广阔的思路,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将在一次次的学习中迈向一节节新阶梯。
编辑|陈可
图片|班级老师
审核|齐心路幼儿园宣传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齐心童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