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路
研途筑梦
——2024学年第二学期“贞固杯”
7-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掠影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为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围绕学校区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单元微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贞固杯”7-15年教龄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在三林镇中心小学盛大开启。
Part1 硕果累累:
课题引路结硕果,研途竞秀展锋芒
本次比赛,参赛老师们通过初赛——微课程方案设计,复赛——微课程课堂展示,付出努力,终结硕果。
一等奖
洪旻旻 邱妙红 郁 倩 康晓程
张婉璐 庄小星 吴嫱韻 姚汝怡
二等奖
金璐婷 梅文茜 丁婉燕 周 霞
陈 菲 王剑虹 张静安 倪晔敏
王 洁 季盛怡 蔡春燕 张晓玲
顾佳欢
三等奖
陶峥媛 许一馨 朱蓓怡 康 豪
赵露萍 张佳程 周 雪 韩慧慧
胡佳颖 顾蔚雯 王瑜莹 何晓岚
王烨婷 唐嘉俊 陈陆海樱 计帼丽
邵丹懿 陆佳妮 瞿 伟 陈嘉莹
Part2 课堂展示:
风采熠熠映课题,研途筑梦绽芳华
1
语文学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语文组特邀浦东新区教研员陆耀芳老师全程参与评比。九位老师脱颖而出,进入复赛。她们或从语文知识技能,或从中华传统文化,或从AI辅助学习等方面,根据不同年级的教材特点进行了微课程设计。课堂内容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别出心裁,体现了老师们对于语文学科拓展与提升的个性思考,得到了陆老师的高度赞扬。她也指出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特点,增加趣味性和训练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关注练习的开放性;还要注意活动的梯度推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数学学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数学组特邀浦东新区教研员丁明娟老师担任评委。她说,本次比赛亮点多多:一是以真实情境引入,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探究,实现“数学味”与“探究味”的有机融合;二是技术赋能创新,运用AI软件等信息化技术,重构数字化教育生态;三是生本理念落地,通过主题式探究、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助力素养落地。丁老师还指出:板书设计应加强思维可视化,同时将“四能”培养目标融入板书;要进一步设计微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英语学科:
英语组特邀浦东新区教研员吴建新老师担任评委。吴老师给予高度评价:能紧密围绕教材,解决真实问题,通过任务驱动和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发散思维和探究精神;提供恰当语言支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他建议:希望教师们更细致地处理教材与微课程内容的关联,注重内容延展;加强合作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提供丰富资源,拓展语言输入,激发创造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
综合学科:
P.E.
Art class
综合学科由美术学科姚汝怡老师和体育学科顾佳欢老师参加复赛。两位老师能依据各自的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单元微课程;创设多样的真实情境,借助各类富有创意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单元微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关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Part3课后感想:
反思深悟探真谛,深耕课题续新章
蔡春燕
本微课程以Dream home designer成为小小梦想改造“家”为主题,学生们通过真实语境,讨论各自对家具重新摆放位置的理由,设计最受欢迎家具布局图;通过小组合作,表达设计理由、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成为“家”的小主人。通过专家的指导,我将精选两户典型人家进行深度学习,如增加“预算”这一项,以达成学习目标。
吴嫱韵
本次微课设计中,我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真实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游泳课前小贴士。经过教研员吴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将从挑选合适的swimsuit、探寻泳池标识和指导热身运动等三方面进行深挖,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王洁
本次微课以“历史演变—生活应用—对比分析”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和数学思维。在实施中,我努力在知识厚度与生活应用间找到了平衡点,但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仍需持续探索。下一步,我将重点优化差异化支持和技术互动,让统计学习既有趣又有深度。
王剑虹
在设计微课程时,我融入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在计算时间的同时,渗透“高效做事”“合理安排”的思维,落实了学科育人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时间的估算能力较弱,小组合作效率不均衡,评价方式不够全面等需要进一步改进。未来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知识技能”与“生活能力”的融合路径,让数学真正为成长赋能。
张婉璐
在本次微课程实践中,我围绕“古、今计时工具探秘”展开,通过多层次的探究,学生对于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也显示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未能理解时间与生活、文化的深层联系。专家的建议也让我豁然开朗,后续我将更注重知识结构化呈现,通过“问题链”驱动学生深度思考,同时关注过程性评价,让每个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周霞
《姓氏魔法放大镜》以姓氏文化为载体,通过游戏化活动设计,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实现识字教学与文化启蒙的双重目标。姓氏不仅是识字的素材,更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传承逻辑的钥匙。唯有将“文化理解”作为核心目标,在活动中嵌入探究、质疑与联结,才能真正实现“以字启智,以文化人”。
金璐婷
本节课,我以“小医生诊断病历”为主线贯穿课堂,将抽象的病句类型具象化为“病症”,符合小学生自身认知特点。学生能够专注参与,并学有所得。听了专家的指导,教学中的病句多是提前预设,后续可收集学生作文中的真实病句作为素材,从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梅文茜
听了专家的指导,思路更清晰了。概括段意的方法应有层次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学会判断关键句,然后对照“完整性”和“简练度”这两个标准,去思考是直接摘录关键句,还是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改。修改再细分为补充内容、合并要素、删去无关内容等。学生只有把“概括段意”真正吃透,才能实现技能的生成。
洪旻旻
在本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意识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具有梯度,也要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在问题的设置和情境的塑造上,需尽量降低难度,设计简单易说、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答题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研促教,步履不停;以梦为马,未来可期。本次教学节比赛不仅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检阅,更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与升华。期待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耕课题研究,锤炼教学本领,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文稿:姚梦晔、江露露、陆海珍、计国丽
供图:各学科主管
编辑:仇华芬
审核:姚惠娟
— END —
办学理念丨求真知、固根本,五年奠基一生
校训丨坚持正道,始终如一
校风丨志于道,知于行
教风丨教以正,守以常
学风丨学不厌,思不倦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