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01

简述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您的点赞转发收藏有助于我们挖掘整理更多相关资源。


02

内容


 

字数 2782,阅读大约需 14 分钟

课堂观摩

一、《曹冲称象》三2班

授课教师:褚尤今(临海市广文小学、陈选峰名师工作室成员)

教学环节与设计
  1. 1. 情境导入与原理提炼
    • 语文故事切入:从二年级课文《曹冲称象》出发,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等量代换”原理(大象重量=石头重量),通过提问“为什么曹冲的方案好”,聚焦“转化思想”(将不可直接称量的大象转化为可称量的石头)。
    • AI辅助探究:通过AI小助手提问“曹冲称象背后的数学道理”,学生获取“等量代换”“浮力原理”“累加求和”等信息,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船身刻度线”作为等量中介的作用。
  2. 2. 问题迁移与方案设计
    • 生活问题提出:基于电子秤(量程5千克)和直尺,引导学生提出“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如“一粒米有多重”“一张纸有多厚”“凳子有多重”等,明确“因物体过轻/过重/过大而需转化”的问题特征。
    • 小组合作预设方案: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化少为多”策略(如称100粒米再均分),并借助AI优化方案(如AI建议“叠纸测量法”减少误差),强调方案的可行性与辩证思考(如对比AI方案与自主方案的优劣)。
  3. 3. 实践操作与验证
    •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测量“100粒米重量”“100张纸厚度”,使用电子秤和直尺操作,记录数据并计算单粒米重量(如2克÷100=0.02克)、单张纸厚度(如1厘米÷100=0.01厘米)。
    • 方法总结:通过对比曹冲称象与生活问题,提炼“提出问题→预设方案→优化方案→实践解决”的通用路径,强调“转化思想”的普适性。
创新点
  • 跨学科融合:语文故事与数学原理结合,AI技术与传统探究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 技术赋能学习:AI作为“认知助手”,引导学生提问、优化方案,同时鼓励质疑AI建议(如学生提出“米粒大小不一影响测量精度”),体现批判性思维。

二、《曹冲称象》三1班

授课教师:袁晓萍(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小学数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注:文档中实际为“袁小平”,此处按用户指定名称整理)

教学环节与设计
  1. 1. 故事解构与等量关系深挖
    • 连环画找漏洞:通过四幅连环画重现曹冲称象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船身刻度线”的关键作用——确保大象与石头的排水量相等,建立“大象重量=石头重量”的等量代换模型。
    • 模拟实验操作:学生用学具模拟“船”与“石头”,通过摆放、划线等操作,直观理解“刻度线对齐即重量相等”,渗透“等号”的数学意义(如学生比喻“刻度线像等号,连接大象和石头的重量”)。
  2. 2. 挑战性任务设计
    • “特别问题”分类:提出“特别重(大象)、特别轻(米粒)、特别多(米粒数量)、特别长(米粒排列)”等问题,引导学生类比曹冲称象的转化思路,设计测量方案。
    • 工具与方法创新:学生分组选择任务(如“100克米有多少颗”“一千粒米排多长”),讨论所需工具(电子秤、直尺、量杯等),提出“平铺计数”“均分格子”“等体积替换”等方法,强调“以少代多”“以简代繁”的策略。
  3. 3. 思维进阶与方法迁移
    • 方案优化与反思:各组汇报方案并互评,如“测量米粒重量时选择50粒而非10粒,减少误差”;对比不同方案的逻辑(如“面积法”与“重量法”的适用场景)。
    • 跨情境应用联系生活实例(如“如何称体重超量程的物体”“如何量极细的线”),总结“转化需找中间量(如船、尺子、电子秤)”的核心逻辑。
创新点
  • 深度思维引导:通过“找漏洞→建模型→解新题”的路径,从具体故事抽象出数学原理,再迁移到多元情境,培养“举一反三”的问题解决能力。
  • 具身认知体验:通过模拟实验、动手操作(如用米粒铺成规则图形计算数量),让学生在“做中学”中理解“转化”的本质,而非机械记忆概念。

辩课教研

辩课团队

  • ? 袁晓萍(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 ? 章日兴(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注:文档中为“张日新”,此处按用户指定名称整理)
  • ? 单方军(临海市小学数学教研员)
  • ? 陈选峰(正高级教师、临海市哲商小学党总支书记、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 ? 青年教师(陈选峰名师工作室3名教师代表)

核心研讨内容

  1. 1. 课程预设与生成处理
    • 褚尤今课例
      • ? 青年教师提出“学生提前说出‘等量代换’,如何避免直接灌输概念”,建议通过追问“为什么等量代换可行”引导深度思考,而非急于进入实践环节。
      • ? 陈选峰指出“AI提问环节可更聚焦,如明确‘从数学原理角度提问’,避免学生提问过于宽泛”。
    • 袁晓萍课例
      • ? 章日兴建议“模拟实验后增加‘学生互评漏洞’环节,强化等量关系理解”,如让学生讨论“若船身材质不同,刻度线是否仍有效”。
      • ? 袁晓萍反思“挑战性任务可分层次”,如先解决“特别重/轻”,再拓展“特别多/长”,逐步提升思维难度。
  2. 2. 综合学习的核心要素
    • 跨学科融合:单方军强调“曹冲称象融合语文、数学、科学(浮力),需明确学科边界与融合点”,如数学聚焦“等量代换”,科学可作为拓展而非重点。
    • 实践与思维平衡:陈选峰提出“避免实践操作流于形式”,如测量米粒重量时,需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选择100粒而非其他数量”,渗透“样本量与误差”的数学思维。
  3. 3. 技术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 ? 针对褚尤今课上的AI应用,袁晓萍建议“增加‘AI方案与人工方案对比表’”,可视化呈现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如AI方案精度高但需技术支持,人工方案直观但误差大)。
    • ? 章日兴提醒“警惕技术依赖”,如学生过度依赖AI提问时,教师需介入引导“先自主思考,再用AI验证”。

专家讲座

一、袁晓萍:综合学习的实践路径与育人价值

核心观点

  1. 1. 综合学习的三大特征
    • 跨学科性:如曹冲称象整合语文故事、数学转化思想、生活测量经验,形成“问题解决共同体”。
    • 实践性:通过真实任务(如设计古代器物测量方案、解决“特别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学是思维的工具”。
    • 生成性: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方案(如用“折纸均分”替代电子秤),教师需捕捉生成性资源(如学生对AI方案的质疑),深化思维碰撞。
  2. 2. 课程设计策略
    • “大问题”驱动:从“曹冲如何称象”到“生活中如何解决类似难题”,设计递进式问题链,避免碎片化探究。
    • “低结构”材料:使用米粒、纸张等常见材料,允许学生自主创造工具(如用盒子均分米粒),培养创新思维。
    • “双循环”反思:实践后引导学生反思“解决这个问题用了什么数学思想”“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形成“方法迁移—创新应用”的闭环。
  3. 3. 案例分享
    • “度量衡的故事”课例:让学生通过古今长度单位换算,设计“古代酒杯容量”解说方案,融合数学计算与语文表达,体现“用数学语言讲好生活故事”。

二、陈洪杰:数学游戏与学具的课堂应用创新

核心观点

  1. 1. 学具设计的教育价值
    • 低成本高思维:推广“纸片魔方”“折纸拼图”等学具(如用A4纸折“四个二”“成语拼图”),通过动手操作渗透逻辑推理、空间观念,避免“高成本低思维”的教具滥用。
    • 跨学科融合:将数学与语文成语(如“信誓旦旦”通过折纸呈现)、英语单词(如“ABCD”折法)结合,创造“玩中学”的趣味场景,降低数学焦虑。
  2. 2. 游戏化教学的实施路径
    • 任务分层:从“模仿折法”(如折“四个一”)到“自由创作”(如设计个性化数学谜题),逐步提升自主性,如学生用折纸设计“班级口号”,融合数学对称与语文表达。
    • 思维可视化:通过记录折纸步骤(如“一横后折”“二竖前翻”),将空间操作转化为符号语言,培养“动作思维→抽象思维”的转化能力。
  3. 3. 案例实操
    • “纸片魔方”玩法:学生通过撕裂缝、折叠,在2×2区域内呈现“四个相同数字”(如四个2),并探索不同数字组合的和(如16的多种拆分方式),渗透数的分解与组合。

总结

两堂课通过同课异构展现“综合学习”的多元路径:褚尤今老师侧重AI赋能与生活问题迁移,袁晓萍老师聚焦原理深挖与思维进阶;辩课与讲座则从理论高度解析综合学习的设计逻辑,强调跨学科、实践性与学生主体地位,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创新思路。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03

获取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欢迎体验智能体

接入的是微信公众号历史文章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欢迎访问知识库完全体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数字仓鼠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2025.0326.第42届《小学数学教师》“辩课进校园”活动——暨“综合学习”成果 推广活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