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CHU RENZHI JICHU RENZHI
“玩”转认知课堂
“育”见未来之星
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探秘特色课程——“基础认知能力训练”
4月8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课题负责人李冰莅临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实地调研我校“基础认知”教学模式,指导教师团队优化课程设计,助力学生认知能力与学科素养双提升。
“基础认知能力训练”
01 EDUCATION
课堂直击:
“玩中学,学中玩”其乐无穷
当日,在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基础认知”展示课让孩子们快乐“玩中学,学中玩”。
“同学们,小海豚侦探社收到神秘来信:博物馆的恐龙化石失踪了!”缪梦云老师话音未落,教室瞬间化身“案发现场”。缪梦云老师通过“小海豚推理训练营”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孩子们的观察力被精准“激活”,类比推理能力在“侦探破案”中悄然生长,并学会大胆用简洁语言表述自己想法。
阳璐老师执教的《梦游珍宝岛》课堂,则将课堂瞬间变为一场盛大的海盗冒险派对!阳璐老师设计了“海盗家族”“海上探险”“智取珍宝”3个游戏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推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专家李冰对学校“基础认知”课程及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学校的‘基础认知’课程,不仅实现了高度的内化与二次研发,创造性地将‘基础认知’与‘游戏化学习’深度融合,将课程价值发挥到了极致。使学生真正受益。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不愧是‘基础认知’领域的全国特色骨干校!”
02 EDUCATION
校园研讨:
专家与教师智慧交融的盛宴
展示课结束,李冰校长做《数学与“基础认知”不同维度的认识》报告,从课程指向、课程目标、应用范围、内容载体、教学方法、反馈机制、节奏控制、评价角度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数学课与“基础认知”课程的区别。“若将教育比作一片沃土,基础认知便是滋养万物的土壤,而数学则是扎根其上的挺拔植株。”李冰校长用生动的比喻引发共鸣,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
“我尝试用‘超市购物’游戏教学生加减法后才明白——他们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一名老师感慨地说。接着,老师们从落实学习方法、应用可视化、解决分层问题、多试错、多角度、梯度变化、联系生活、多元化解读等方面,与专家李冰进行面对面探讨,收获颇丰。
03 EDUCATION
株外实践:
“基础认知”10年落地开花成果斐然
2015年,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引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该课程秉持“以孩子为中心,激发无限潜能”理念,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创设多元情境,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助力其发现自身优势,构建知识体系与思维模式。 针对低年龄段学生,课程以游戏型教学为主,有效激发潜能。它融合多学科知识,助力孩子形成全面认知框架,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围绕孩子身边的日常事务展开教学,让孩子在熟悉场景中学习,实现学以致用,提升生活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课程设置丰富的项目式学习任务,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问题解决等综合素养。其内容源于生活,不占用主课时间,无传统书面作业,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探索知识,稳步提升能力。 经过系统学习,孩子们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学习态度从被动转为主动,思维活跃,在各类竞赛中屡获殊荣。
2016年,全国“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办,学校一年级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赢得广泛赞誉。10年来,学校精研课程,培养了大批名师,十余名教师获“全国小学基础认知能力”赛课一等奖。
十年磨一剑,学校以“基础认知”课程为支点,撬动教育创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课程研发,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玩中学、学中玩”中释放潜能,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少年。
END
排版说明
素材丨谢磐郢、王留庆
排版丨刘沐辰
一审丨成建梅
二审丨李晓亮
三审丨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