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
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
成长就是让每位老师,
都有一次破茧成蝶的机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相互学习,我园于4月14日至15日组织开展了“深耕凝巧思 优课展匠心”优质课评比活动,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提升教学技能,共同探索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大班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意识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活动吴老师以《14只老鼠去春游》绘本为依托,引导孩子观察画面感受春光,借鉴14只老鼠春游的出行轨迹,合作规划路线,锻炼思维与规划能力。
本次数学活动《我的花朵朋友》,吴老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幼儿能够在听听、说说、玩玩的游戏中,进行5以内的点数。在巩固颜色的同时获得有关分类、排序的经验,提高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在活动“小蓝和小黄”中,王老师以魔术激发幼儿兴趣。借助绘本与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想象、表达,感受蓝黄色彩交融的神奇景象,体会故事中朋友拥抱的快乐。助力语言表达与社会情感的发展,让幼儿趣探色彩,乐享学习。
春天来了,孩子们对于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幼儿园中发现了春天的变化,并且制作了春天的笔。在发现春藤的过程中,孟老师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春藤的变化。从而让幼儿用“S”型线条表现藤蔓的缠绕感,感受春藤的美,悠然自在的漫游自然。
本活动以小喜鹊阿诗为主角,同时融入了国粹“茶文化”,讲述了阿诗在一个悠闲的午后听爷爷讲述“神奇树叶”的故事。活动中,孙老师由“神奇树叶”引发幼儿讨论,发现神奇的中国茶芳香四溢、茶味变化无穷。通过阅读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茶的制作方法。活动中孙老师还特意现场泡了一壶茶,让幼儿通过品尝,感受到茶香茶味。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它不仅仅让幼儿了解了种子和植物的关系,更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游戏书。陈老师通过独特有趣的教学风格为幼儿构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让幼儿在猜、玩、说中激发了他们丰富且无限的想象力。
中班《我来显身手》主题下,依据《纲要》设计《猫捉老鼠几点钟》活动。计老师借助趣味游戏融入数学归类知识,让幼儿在一维到多维指令判断中锻炼观察、分析、反应能力,获取归类经验,感受数学趣味,完成任务可增强自信,激发探索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刘老师在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聆听、观察、感知进行科学学习。探索水变化所需要的条件,由此来感知水的三种形态。在直观感受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趣味性,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科学思维萌芽。激发幼儿对于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萌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顾老师通过让幼儿认识螺旋线的形态特征,感知螺旋线的独特美,尝试用棉签蘸水晕染螺旋线创作花朵,感受不同的绘画方式带来的不同美感。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春天花朵的美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语言《小熊找春天》,杨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同时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以及用简单语言描述春天的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在教研时上课老师根据活动进行自评,评课老师针对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不足,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老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教育的真谛。
花开有声,
成长有行,
走在教育之路上,
一路繁花似锦。
老师们风采熠熠,
各有所长,
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践行幼儿教育的意义,
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历练,
我们的教师方能在漫漫教育路上不断进取,
砥砺前行。
编辑:吴汇萍
一审:徐 芳
二审:蔡曹樱
三审:园 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塘汇新禾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