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班 班本课程
“襄”约土豆
01
课程背景
土豆的其他叫法有马铃薯、洋芋、洋山芋、山药蛋、地蛋、荷兰薯等。土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食用后能帮助带走一些油脂和垃圾,具有较好的肠胃调理作用,长期食用有利身体健康。洋芋可以说是汉源人从小到大永远吃不腻的小吃,切成小块的洋芋炸到表面金黄,再蘸上辣椒面,既能当饭,又能当菜,大朋友小朋友都甚是喜爱。
02
课程缘起
“小朋友们爱吃薯片和薯条吗?你们知道薯片和薯条是用什么做的吗?“这个问题立刻就让孩子们兴奋地大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是用土豆做的“。阳阳甚
至回答是用洋芋做的,大大出乎我的意外。我问
他洋芋是什么,他大声地说洋芋就是土豆。我立刻表扬他说:“你知道的可真多啊“!土豆也叫洋芋,它可以做薯片和薯条,但是土豆是什么样子的呢?
琪琪:上一次土豆粘土画我们做的土豆是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乐乐:黄黄的,是黄色的。
钰钰:还有黑的和紫色的。
航航:我从没见过黑色和紫色的。
小小的土豆给孩子带来了大大的问号,《指南》指出:“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生活中到处蕴含教育契机,孩子们熟悉的土豆也有很多教育价值。首先,我们围绕土豆开展调查,鼓励孩子们表达交流,说说对土豆的已有经验。我们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一一梳理,寻找有价值的探究点,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探究.
03
课程目标
健康领域:
1、幼儿了解土豆的营养价值和对健康的好处,学习如何健康食用土豆。
2、在“种土豆”、“土豆搬运工”户外游戏活动中,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语言领域
1、通过讨论、描述和故事分享,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
2、鼓励幼儿在探索土豆的过程中,用语言交流观察结果和感受。
社会领域
1、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发现,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通过亲子活动和寻找生活中的土豆,加强幼儿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认识。
科学领域
1.认识土豆的结构、生长习性,探索土豆的沉浮、淀粉特性等科学现象。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艺术领域
1、鼓励幼儿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如土豆创意画,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2、通过音乐活动表达对土豆的认识和体验音乐游戏乐趣。
03
课程网络图
04
课程实施
PART01
”襄“遇土豆
一、社会:寻找身边的土豆
土豆在哪里呢?孩子们一个个化身为小侦探,在九襄的市场里、超市里寻找着土豆的身影。
拾一:看我在菜市场找到的土豆
可可:我在超市也找到了
梦瑶:我在卖土豆的地方找到了土豆
睿睿:我在土豆地里找到的
OFAUTUMN
小朋友们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土豆,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做上了土豆美食
OFAUTUMN
OFAUTUMN
PART02
土豆调查表
关于土豆,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土豆的种子是什么?
土豆可以做哪些吃的呢?
我想知道土豆有哪些形状?
土豆生长需要什么?
课程开始前,老师为每个孩子发放了一份土豆调查表,内容包括:土豆的形状和颜色,土豆生长需要什么,千变万化的土豆。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了这份调查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OFAUTUMN
孩子们结合调查表记录了土豆颜色是黄黄的、它的形状是长长的、圆圆的、有大有小。土豆美食有薯条、薯片、土豆丝、土豆泥等。土豆生长在泥土里,需要阳光、空、水等等。
从观察土豆的样子、认识土豆的种类、土豆生长需要什么?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工具,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叙说关于“土豆“的那些事,小小的宝贝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PART03
土豆知多少
1、绘本分享:《土豆你从哪里来》
小土豆的身上为什么会有土呢?它到底从哪里来的呢?孩子们都很好奇,于是我们一起欣赏了绘本《土豆,你从哪里来》。在绘本中,孩子们了解到这个“尖尖“就是土豆长出的芽芽,发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吃了会呕吐、腹泻。同时,孩子们也发现了这个小芽芽还是土豆的“种子“呢。
2、语言:认识土豆
土豆到底是什么样子?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比一比,知道土豆是硬硬的,表皮是毛毛的,土豆有大有小,大多数土豆的形状是圆圆的,也有很多奇怪形状的土豆。在观察比较中孩子们知道了每个土豆长得不一样……
CLASSIC VERSATILE
CLASSIC VERSATILE
关于土豆
发了芽的土豆是不能吃的,里面有一种毒素叫龙葵碱。如果食用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虽然发了芽的土豆不能吃,但是我们可以把它种在泥土里,就会长出好多好多的土豆宝宝啦!
3、语言:故事《土豆土豆》
CLASSIC VERSATILE
CLASSIC VERSATILE
CLASSIC VERSATILE
CLASSIC VERSATILE
教师有话说
在《“襄“约土豆》课程的“襄”遇土豆阶段,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体验探究过程。孩子们通过观察土豆的形状、颜色,参与土豆大调查,以及认识土豆的生长条件,积极地与土豆这一主题互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体验,孩子们对土豆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绘本阅读是孩子们了解土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对土豆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讨论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表明绘本阅读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这个阶段的活动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支持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和发现。
一、健康:种土豆
种土豆咯~看看谁的反应快
叮咚~
幼儿园户外时间到,
在幼儿园要加倍快乐和幸福呀!
孩子们在“种土豆“的游戏中锻炼跑、跳、身体协调能力。
sport
二、美工:炒土豆丝
幼儿通过剪贴方式完成一盘“炒土豆丝”,锻炼孩子手指精细动作和专注力。
三、健康:抢土豆大赛
游戏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游戏是幼儿认识自我、体验和认识外部环境的重要方式。孩子们在“抢土豆大赛“的游戏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四、手工:「土豆超人变变变」小朋友艺术创作
z
如果你拥有一颗土豆,
你希望它是什么样的?
它能开花、它会说话,
在孩子们流淌的创意
中,它是无穷的可能性。
绘本阅读从不止于平面,想象与创造更应不设限制。
五、音乐:《卖土豆》
《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能力明显增强,能够听辨音乐中较为明显的情绪、节奏和旋律变化本活动音乐素材选取了简单而明快的音乐,节奏明快,易于幼儿感知和表达。活动旨在为幼儿提供一个有趣的音乐的艺术体验。
教师有话说
在《“襄“约土豆》课程的“趣玩土豆“环节中,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幼儿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拓展对土豆的认识和体验。孩子们在艺术创作和体育、音乐游戏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也加深了对土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在艺术表达和身体运动方面的发展,符合《指南》中提倡的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兴趣,支持幼儿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这样的玩乐体验,孩子们在享受创作和运动的乐趣的同时,也在学习中成长。
土豆科学
一、科学:会变色的土豆
关于土豆的小实验,快动手学起来吧
准备材料:
土豆、棉签、碘伏、白纸。
实验步骤:
1、将完整的土豆对半分开;
2、用棉签蘸取碘伏擦在土豆切开的表面;
3、过一会,我们会发现土豆表面变成蓝色;
4、用棉签蘸取碘伏之后再土豆上摩擦,然后用棉签在白纸上画,画出来的颜色也是蓝色。
实验原理:
因为土豆里面含有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
教师有话说
在《“襄“约土豆》课程的“土豆科学“环节中,我们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鼓励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和科学实验来深化对土豆特性的认识。孩子们在土豆沉浮实验、会变色的土豆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体现了《指南》中强调的在玩乐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促进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目标。教师在此过程中既是引导者也是支持者,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美食土豆
“襄”味土豆泥
在美食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土豆泥。
第一步:开始之前将小手清洗干净
第二步:将土豆洗干净
第三步:把土豆切块
第四步:上锅蒸土豆
第五步:捣碎土豆
第六步:加上最爱的番茄酱,开吃
向下滑动查看
课程收获
通过这次关于汉源土豆的班本课程活动,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收获满满。在健康领域,孩子们了解了土豆的营养成分,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同时在游戏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在语言领域,孩子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阅读兴趣也更加浓厚;在社会领域,亲子活动寻找生活中的土豆,加强幼儿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在科学领域,孩子们对土豆的科学小秘密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探索欲望和科学思维;在艺术领域,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也得到了提升。
这次课程活动也让我们教师收获颇丰。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也感受到了课程活动对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班本课程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图文/陈慧梅
编辑/曹也
审核/仇延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九襄镇第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