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是安新小学的语文老师,从教以来,她以谦逊的态度,认真践行着“教书育人”的理念,在教育事业的道路上努力奋进。
一、教书育人,坚守教育理想
朱艳老师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教育的赤诚之心。工作中,她把传承学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她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追求。
她坚守教育理想,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希望能将这种执着的精神代代相传,让每一代学生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孩子们看到南京大屠杀的视频时眼睛里的凝重,她告诉孩子们无国则无家;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毅然回国,她让孩子们体会到这就是爱国;看到大桥上一株向下拼命生根的小树,她让孩子们感受生命力的顽强······
二、精研业务,提升专业能力
她在教学中不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她深知,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学科,因此她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除了注重在专业发展上主动探索与积累,更喜欢在阅读中感悟文字的力量。她喜欢读书,《玫瑰与教育》是窦桂梅老师的教育感悟,《给教师的36条建议》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三十年教育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书中他将爱的温暖印在画册中,周国平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让人反思只有自我的觉醒,才有生命的觉醒,尊重生命本身当好自然之子才是爱的至高境界……
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她用希沃白板设置抽奖环节,奖励好书分享的学生;在《西门豹》一文的学习中给孩子们搭建舞台让学生进行表演;“轻叩诗歌大门”一课中,她让学生自由创作,进行诗作展览……她用心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新知识,乐学善思,感知语文的浪漫。同时,她也注重课堂研究,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她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主动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和教育研究成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关爱学生,助力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她注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习惯,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给予鼓励和帮助。
在班级管理方面,她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课间时,她与学生亲切聊天,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在学习之余,她引导学生直面问题、发表观点,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些方式,她希望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班主任每天总是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透过问题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且有效的利用突发的问题让孩子得到成长,这是她工作的最终目标。小陈同学总是以各种理由不系红领巾,朱艳老师为此批评过,讲过道理,甚至当他以红领巾落在家里为理由时给过他红领巾,可他的脖子上的红领巾隔三差五的就没有,这个问题真让人头痛。那天,朱老师外出培训一天后回到学校,小陈同学看着老师疲劳的样子说:“朱老师,你是不是很累,我看你的脸色很苍白?”这样一句让朱老师温暖的话让她的疲惫一扫而光,朱老师抚摸他的头,开心地对他说:“真是个小暖男,这么细心又懂事的宝贝一定能把很多事做好!”小陈的眼里闪着光,他微笑着看着朱老师。
静水深流,润物无声,教育就这样在不经意间,会让学生有了领悟,现在小陈做到了时时佩戴红领巾,那抹红色格外鲜艳!
四、硕果累累,谱写最美诗篇
朱老师是安新小学教师群体的缩影,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是一段需要付出努力、坚持探索的旅程。工作中,她付出着,也收获着,先后获得多次获得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优胜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对她来说,这是收获,更是奋进的动力。
朱老师在她近三十载的教学生涯中,孩子们带给她的是五彩的印迹,红色是坚定,绿色是向往,黄色是艳丽,白色是纯洁,那黑色就是永无止境的探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声。爱是春风雨露,爱是鞭策鼓励,爱是静待花开,真爱育童心,真情护成长,她将在未来的育人之路上,以爱的画笔描绘最美的篇章。
审核:田卫斌
读 书 明 理
做 人 成 材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