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个孩子,入学时都成绩优异、光芒‘耀眼’。大多数孩子,在教育中慢慢被‘唤醒’,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全国优秀校长、国家生物奥赛金牌教练、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常立新这样说道。
01
多元化课程体系 培养完全人格
据悉,该校高中部推行体育模块课程,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学生以年级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体育课。目前学校为学生体育选课开设的科目有游泳、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跆拳道、瑜伽、健美操等等,满足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选择。此外,学校各个学段每周开展班级间的体育赛事,如排球垫球大赛、班级足球联赛、篮球联赛、乒乓球大赛、跆拳道比赛等等。
中考结束后,陈玲(化名)顺利考入赣州市文清外国语学校高中部,刚入学时她还是个胆小、内向的孩子,如今就读学校高二年级,已然成为了一名阳光、自信的少年。“学校开展的特色体育课程,对我影响很大,我也真正发现了体育的魅力。”她说,“上高中以后我才发现,体育课可以如此丰富,瑜伽、网球、排球等课程都可以自由选择,之前我们年级举办了气排球大赛,我还是我们班的主力队员呢。”她从体育运动中收获了许多,越发欣赏飒爽英姿的美,性格也变得外向、开朗。
现在就读六年级的男生廖滨(化名)也觉得自己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了很多。他在家是独生子,从小到大都习惯“唯我独尊”,学校的体育特色教育,让他学会如何开展团队合作、如何交朋友,也学会了以弱胜强的体育博弈精神。“我从班级足球联赛中悟到,在团队中,一味地单干无法取得胜利,要团队的配合才能合力取胜。”廖滨感言,“比赛有输有赢,我懂得了如何在有规则的情况下去赢,也懂得了有尊严地、体面的输。”
“是的,输不起的孩子,做不到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成功,自然无法总结经验和向别人学习,这样的人,以后也很难成功。”二年级(5)班班主任张老师认为。现在很多孩子都在“温室”长大,遇到问题不敢面对、遇到困难就退缩,亟需培养迎难而上的斗志。现在学校每个班都有球队,每个月都有比赛,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逆商”。
与此同时,该校还开设以五大学科为核心的各类自然科学课程,例如开设生物、化学、物理等相关以实验为重心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自然科学素养。
02
多维度培养视角 提升学生“内驱力”
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来自文清外国语学校的李书羽夺得一枚银牌(是银牌获得者中的最高分),这是我省近几年的最好成绩,王梓夺得一枚铜牌。他们2人成为2020年赣州在全国奥赛中仅有的两位奖牌获得者。
这是该校打造完备学科竞赛培养体系取得的又一硕果。学校打造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因材施教,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形成了以五大学科为基础的初、高中一体的学科竞赛培养体系,并且与长郡中学实时联动。
清韵话剧社是学校社团的“五朵金花”之一。该校清韵话剧社成员罗元(化名)同学,现就读于学校高二年级,特别爱好话剧,他对于学校拥有话剧团队和专业、高水准的剧场表示十分欣喜,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以后坚决加入话剧社,可是由于母亲的坚决反对,罗元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的情绪,原本就有些内敛的他越来越沉闷,导致他的文化成绩下降,还用一些行为故意与母亲抵抗。该校话剧社老师徐梦莹细致地洞悉了罗元内心微妙的变化,从中协调,母子得以敞开心扉畅谈,最终达成协议:母亲不再阻挠孩子的爱好,罗元为了有更多闲暇时间参加话剧社团而努力提高文化成绩。目前,罗元已经能够合理地处理爱好和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色,如何让学生在多元课程的教导下发扬自己最大的优点,成了我们思考的方向。”常立新介绍,面对每一个学生,学校都给予相同的关注,因材施教也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实施小班化教学、个性化设计、分层式管理等措施,让低进的学生高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走向卓越。
在文清外国语学校,这样学习成绩稳定又能兼顾各项爱好的孩子越来越多。学校坚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从心灵深处唤醒孩子沉默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促进孩子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地建构,当有一天,孩子惊喜地感受到一种跃动的活力、一种难以遏制的生命激情与力量的时候,教育也就触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质——“唤醒”,这也正是教育的精髓与智慧之所在。从某种意识上讲,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唤醒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