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关于孩子做家务,很多家长都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孩子完成某种家务后会予以一定的奖励,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物质,还可以是时间。我们家没有采取这样的做法,虽然这样做会提升孩子参与家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这是以奖励刺激为前提的,同时,也会培养孩子劳动置换价值的意识。凡是都有两面性,通过奖励的办法推动孩子做家务有好的一面,也会有不好的一面,如当孩子对这些奖励不感兴趣的时候,孩子还会一样的积极主动吗?孩子形成只要有奖励或好处才做的思想好吗? 鉴于以上的顾虑,我们家采取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办法:对于家务,我们家庭成员一起做,一种方式是分头行动,如妈妈做饭了,爸爸收拾碗筷和擦桌子,孩子扫地、倒垃圾等;另一种方式是轮流承担相应的家务,如妈妈负责每日做菜煮饭,爸爸负责洗碗筷、刷锅、抹灶台,孩子扫地、摆放桌椅、晾晒衣物等,一定时间轮换家务。另外,无论那种形式都规定:一是当家庭某个成员时间不允许的时候,要提前告知其他成员,其他成员要主动承担其应当完成的家务;二是当家庭某个成员先于家庭成员其他完成家务后应当主动协助其他成员。这样安排的好处:一是帮助孩子树立家务是大家的事情,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义务去做家务和做好家务;二是帮助孩子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思想、习惯。这样的安排的不好之处也很明显:一是容易出现拈轻怕重或专挑喜欢的尴尬,如抢着选扫地、擦桌,不抢着洗碗筷、抹灶台;二是可能出现为自己找借口的情况,如作业太多,时间紧,今天没法挪出时间去洗碗筷、抹灶台了;三是要统筹协调,谁首先负责做菜、煮饭或谁首先洗碗、刷锅、抹灶台等。 为了将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工作,我们召开家庭会议充分交流讨论,达成“一起做家务”的思想共识,形成了“一起做家务”的实施方案。第一轮安排是妈妈做菜、煮饭,爸爸洗(放)碗筷、刷锅、抹灶台,孩子擦桌椅、扫地板、洗晾(收)衣物;第二轮是爸爸做菜、煮饭,孩子洗(放)碗筷、刷锅、抹灶台,妈妈擦桌椅、扫地板、洗晾(收)衣物;第三轮是孩子做菜、煮饭,妈妈洗(放)碗筷、刷锅、抹灶台,爸爸擦桌椅、扫地板、洗晾(收)衣服。每两周一个轮换,如果孩子太小不能承担的家务分拆到大人那边承担。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虽然有点繁琐和机械,还是蛮有意思的,你看这边妈妈在做菜煮饭,那边孩子在进行饭前擦桌椅,另一边爸爸在取碗筷、放碗筷;你看那边爸爸洗碗筷、刷锅、抹灶台,那边孩子擦桌椅、扫地板,另一边妈妈收衣物、叠衣物。好一派分头行动、互相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温馨家庭环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姚达秋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