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还是一名纺织厂工人的她,一次机缘巧合下,成为庙港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随后又由学校安排到庙港幼儿园,作为幼儿教师工作至今已整整31年。
在这31年里,她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处处以一名优秀幼儿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具有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她的名字叫沈卫文。
工作31年,沈卫文从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大家记得她只请过2次假,一次是2008年女儿到上海华山医院做手术,请了2个星期的假;还有一次是2014年她女儿生宝宝时又请了2个星期的假。
对于孙子的到来,她感到无比开心和欣慰,因为作为母亲的她明白,身体有残疾的女儿,孕育宝宝的不容易,按理,帮女儿照顾好孩子是她这个年纪的人最期待的事情。然而,作为幼儿教师的她,又放不下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在为难之际,她和家人商量,让收入比她更高的老公放弃工作,在家带孙子。由于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宝宝也在爷爷的呵护下,一天天茁壮成长,这让她每天能安安心心的来到幼儿园里,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活动。
30多年来,沈卫文多次获得园级、镇级的先进教师。2013年3月在吴江区妇联、吴江日报、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联合举办“寻访百名好母亲”的活动中,她荣获“百名好母亲”的称号,同时被评为“感动吴江十佳母亲”提名奖。
刚到幼儿园时,沈卫文发现,同事中有不少是从苏州幼儿师范毕业的,还有的是教学工作经验很丰富的老教师,而她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还没有教学经验。
为了能在幼儿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立足,她找准了努力的方向。平时,她跟着同事认真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节假日时间,她抓住一切机会,到吴江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函授和自学。1992年9月,她取得了《幼儿教师专业合格证书》,1998年6月,她顺利从苏州幼儿师范函授毕业,成为有“身份”的幼儿教师。
2000年6月,她还取得了江苏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证书;2003年3月、5月分别获得《普通话二级证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2008年1月,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证书。2011年取得高级《育婴师》证,2012年取得中级《营养师》证,2014年取得二级教师的职称。
用她的话说,一名初中生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幼儿教师了。因为心中有追求,对她来说,不管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通过不断的学习,沈卫文掌握了不少的幼儿教学的方法和技能,这也让她迅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孩子王”。
她认真学习并按照《纲要》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别人好的教学经验运用到课堂以及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中,在活动中让孩子好学,乐学,在游戏中不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与孩子的游戏中,她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们的玩伴,成为孩子们游戏的鼓励者、支持者、引导者,还不断把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话语和行为用文字记录下来,写成教学随笔、观察日记,再慢慢写成论文。
从2005年起,只要教育局有组织论文评比活动,她都认真参加。十多年来,先后有25篇文章获得省、市级奖,有5篇教案获得“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奖;她还把自己认为“拿得出手”的文章向《幼儿教学研究》《幼教新天地》《好家长》杂志投稿,先后有10多篇文章发表。在江苏省幼儿绘画大赛中,她辅导的幼儿绘画作品还获得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她个人也荣获了“优秀辅导奖”。
2011年10月,她主持的课题《幼儿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江村民间游戏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被列入吴江市第四批微型课题重点研究课题,并经过2年的学习研究总结,最后通过专家评定顺利结题。
1997年2月,幼儿园要独立建账,沈卫文担任出纳会计的工作。又一次面对不同的专业,她参加了“财会”中专班的学习,并于2001年7月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其中的付出,只有她自己知道。
2003年,庙港并入七都,幼儿园的报账要到七都财政局办理,这又给她这个没有车、不会开车的人带来了种种不便,她每次只能乘坐公交车,还要和配班的老师协调好教学工作,每星期挤出时间到七都做好财务工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3年底。正是她的认真负责、任劳任怨,10多年的财务工作,没有出现一点差错。
放手财务工作,她又接手了幼儿园的后勤工作。“后勤管理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石,是幼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幼儿园杂而散、“剪不断,理还乱”的后勤工作,她是这么认为的。幼儿园的每件事,都是大事!正因为内心的高度重视,她围绕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对照教育机构、卫生安全管理部门的相关标准,把幼儿园各项后勤管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她是幼儿园的“大管家”,几乎是全能的,而且每件事都做得如此出色。对于几任园长和同事们的评价,她很自豪。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孩子,让孩子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年近五十的沈卫文,虽然还是代课教师的她,在幼儿教师的路上,依然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