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教育,就不能不谈父母。父母对孩子的生养之育,对孩子的启蒙乃至终生之“教”,在孩子的成长甚至是一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一次见到“别人家”孩子,细细追踪其背后,肯定会有一个也许“不优秀”但一定是全身心爱孩子的家长,唯恐其疾、唯恐其困、唯恐其忧。
为了让孩子更优秀,也为了让这个特殊的超长假期更有意义,区教体局在系统内微信工作平台上,向全区600多个班级寻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孩子”,并邀请这些优秀孩子的父母分享他们的育儿经,希望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您有所启发。
当家长太难了,对孩子严厉控制,加点惩罚,专家说不能这样。对孩子百般呵护,尽量满足,专家又说不对。我曾在这两者之间来回摇摆,总结起来就是不做3种类型的父母:
第一种是直升机型父母。家长就像直升机一样,永远悬停在孩子头顶,无论做什么都关注着,变成了专断型的家长。会有特别多的限制和规矩,也没有亲密的交流,可能会对孩子进行体罚,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愤恨,报复、反叛退缩的一些行为和不健康心理。
第二种是放任型父母。表面上孩子会显得很开朗,父母也会关注孩子,因为无论是孩子做任何事,哪怕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父母也不会指正、一笑而过,时间久了,孩子就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不懂进退、没有“规矩”。
第三种是权威型父母。这种的家长通过简单、粗暴的说理跟孩子沟通,以为只要“跟他说”,就有效果。这世上的事情如果都只是“说”就可以了,那“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平时对孩子是和善的,因为要表达对孩子的尊重。我也遇到过孩子和父母顶嘴的情况,我也很生气。但我还是会和孩子说:“宝贝,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我要暂时离开一下,让我们都平复一下情绪,当你能尊重我、跟我好好说话时,再来找我,我们一起找出问题一起解决。”走开,是因为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孩子慢慢成长,我们就是和她做朋友,什么都可以分享,让她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让她学会思考,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大家好,我是八(16)班白雨晨的爸爸,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需要珍惜、爱护、陪伴。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我经常会思考以下几点 :今天陪孩子娱乐了吗?给孩子自由空间了没?有唠叨了吗?孩子学习时家里安静吗?孩子的学习状态我了解吗?孩子愿意和我交流生活与学习方面的事情吗?我推掉了不必要的应酬在孩子身边吗?┉┉陪伴和读懂孩子非常重要,我们要和孩子打成一片,不要以家长自居,高高在上,有时孩子甚至喊我“老兄”。
小时候我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看书,让孩子喜欢上看书。不要把手机丢给了孩子自己图安稳哦。手机、网游、追剧这些东西孩子们都喜欢,只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是可以适当的给孩子接触的。不能用呵斥孩子的方法解决哦!更不能打骂哦!
经过上述的教育,我的女儿到初中时就已经比较懂事了,不再是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孩子了,她已经知道在国家遇到困难时,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尽自己的力量捐出自己的压岁钱,知道开学延迟时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列得是好但不一定能做到,所以我们家长应鼓励孩子完成,适当的进行督促。
学习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步伐,课堂真的太重要了,课下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如果精力允许,也可以补充一点课外作业。我经常叮嘱孩子不要题海战,要找技巧,记一些典型题,学会归纳,每个单元都应进行归纳与记错题。某些较难章节千万不能逃避,要多找相关资料看,只要坚持,终会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来源:区教体局 周晓红
编辑:汪飞 王桂云
本期审核:李兴磊
主办单位:中共琅琊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琅琊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