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根据月华分享整理)
我和儿子之间
只剩下“借条关系”
“我写借条给你,等以后赚了钱,我全部还给你,我们两清!”
怒气冲冲地吼出这句话之后,儿子夺门而出。
月华呆呆地站在客厅,只觉得心如刀割。看着儿子留下的“断绝母子关系书”,她不停地回想:和儿子的关系,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她努力赚钱,给儿子好的生活;为了让儿子拥有多方面的才能,她给儿子报兴趣班;日复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把自己能想到的最好的都给儿子……
但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她想不通。
两年的时间,月华都沉浸在痛苦与自责之中。
直到儿子上了大学,仍然没有停止和月华的对抗,每天把自己泡在游戏的世界里。
他们俩通电话的次数很少,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钱。儿子要钱,月华给钱,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月华能够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怨恨,能感受到他想要远离家庭的渴望,母子二人就像掉进了一个迷宫,一个追、一个跑,一个抓、一个逃。
无数个夜晚,月华都以泪洗面。
原来,抱怨这颗毒瘤早已种下
2019年11月,月华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如今,我是真正的靓仔》。
“靓仔”?
之前她听到自己的儿子跟朋友提起过这个词,都是一些年轻孩子的叫法,她也没了解过。出于好奇,她点开了文章链接,试图从文章里找到一些和儿子的共同语言。
这篇文章主人公身上的巨大变化,让月华感到很惊讶。抱着试试的心态,她拨通了400电话。几次沟通后,月华若有所悟。
“中华文化,是解决人生重大问题的文化。”400热线的志愿者告诉她。
于是,月华跟着大家一起加入了「百日成长计划」,参加了【幸福与希望】家庭建设学习会,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看清了自己。
有一天,在回想跟家人的关系时,她的脑海中像突然划过一道闪电——自己对儿子的态度,不正是母亲对自己的态度吗?
母亲也是一个喜欢唠叨的人,经常拿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母亲会嫌弃自己没有本事,赚不了大钱;不管自己做得多好,都没有办法超越母亲心中那些“别人家的孩子”。
有些时候,母亲明明是想要表达爱意的,但总是喜欢在事情做出来之后再唠叨几句。明明是想说爱,话到嘴边就变成了:“你怎么这么没用啊!”
结果,月华在成家之后,也变得爱抱怨了。怨自己的命不好、怨自己的老公没有本事、怨自己的儿子不求上进……
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现在对儿子说的话,有很多都是母亲曾经对自己说过的。
儿子为什么想要给自己写借条?因为自己一直在唠叨,在抱怨,对儿子有很强的控制欲,却很少关心他内心真正的想法,很少倾听他内心的烦恼和痛苦。
从近一点到更近一点
儿子的心门是被自己硬生生关上的,是自己亲手把儿子推向了对立面。
所以,要想重新走近儿子,需要先改变自己。
在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她给儿子写了7封1000字以上的道歉信。每一封都是从心底涌出的、未经大脑思索而表达出来的最真切的语言。
她惊喜地观察到:儿子也在一点点发生改变。
儿子渐渐开始早起,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跟着妈妈一起学习第二期「百日成长计划」。在家里的时候,也不再常常锁着门了。
今年暑假,月华带着儿子去到上海做夏令营的志愿者,三个月的时间,她看到了儿子热情严谨的一面。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让他去爱更多人,月华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在志愿者工作期间,儿子跟月华说:“妈妈,每次看到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近一步、距离近一点儿,我就内心无比开心。”
月华听着儿子滔滔不绝地讲着,内心无比感动。
儿子回来了。
现在,她会经常跟儿子开一些玩笑,儿子也会更加主动地跟她沟通。孩子的心门对妈妈打开了,两个人的关系变近了,这个小家变得越来越有温度了。
一个和谐的家庭,是一家人携手成长、砥砺前进。
月华在一封家书中写道:
如今,月华和其他同仁一起,在江西开设了6个润泽园学习会的直播端口。
如果您也在江西,想要参加学习,可联系176-0017-3605(微信同号)。
2020年10月29日-31日,我们在润泽园学习会等你!
(公众号转载请在下方留言ID,不要擅自修改)
(转载务必注明文章来源“致良知四合院”)
责编 | 芊燃 审校 | 心源 录音 | 邓涵菲
音频剪辑 | 靖凯 配图 | 白喆 排版 | 芊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