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不仅仅因为游戏是幼儿最自然也是最经常的表现形式,更在于它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特价值,《幼儿园工作规程》当中就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需要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学原则。在实施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发现,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不太好组织,也不知道怎么组织,如何很好的实施游戏化教学,晓红老师整理了以下几点方法与老师们一起分享:
一、选择恰当的游戏形式
语言、常识主要发展的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因为说的比较多,可以安排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
音乐活动就可以选择角色游戏、音乐游戏。
体育活动就可以采用角色游戏和体育游戏相结合。
数学活动就可以采取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等。
美术活动也可以采用角色游戏的形式。
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是单个游戏,也可以是多个游戏穿插起来。使整个活动更生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知识,最终实现教育活动的目的。
二、创设轻松的游戏环境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的游戏主要还是依据他们的现实生活,只要有典型情境,幼儿就会进入游戏的世界。
比如说看到一个洋娃娃,幼儿精神世界的妈妈角色就被激活了,特别是女孩就会产生装成家长的样子照顾幼儿的愿望。所以教师就要通过图片,环境创设或者让孩子与成年人交流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提供玩具和材料。教师要提供给幼儿适量的色彩鲜艳的教具,充分利用木偶、玩具、自制教具等,让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中进入角色,从而进入教师的教学范畴中。
三、成为幼儿游戏伙伴
作为一名老师,不仅是一名老师,还要学会如何与幼儿成为好朋友、游戏的伙伴。这不仅会让幼儿信任老师、愿意与老师亲近,还会把自己的想法,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告诉老师,这样就有利于老师根据幼儿的个性、性格来确定本班幼儿的游戏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首先要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动作、语言、图片首先将自己融入角色,这样才会把游离在游戏之外幼儿吸引进来,不是生硬的说,今天我们要活动了。而是亲切自然的说:鸡妈妈要带小鸡们去玩一玩……在游戏中,老师们要尊重幼儿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给幼儿参考,比老师强制的施压效果要好很多。
最后我们最好在自然的状态中结束游戏,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以及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良好个性品质。
总之,只要是幼儿在物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在游戏中愉快的学习、接受知识,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说明我们的游戏化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这是晓红老师的一点经验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希望对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有所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