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好奇的科学家日:如何利用实验游戏培养幼儿假设验证能力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好奇的科学家日:如何用实验游戏点燃孩子的假设验证能力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盯着水杯里的冰块发呆,小手轻轻戳一戳,然后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问:“它为什么会变小呀?”那一刻,他们不是普通的小朋友,而是小小科学家,正用最纯粹的好奇心探索世界。

作为在幼教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孩子王”,我深深觉得,科学思维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就藏在孩子每天的游戏里。而假设验证能力——这个听起来有点学术的词,说白了就是孩子问“如果……会怎样?”然后动手试试看的过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用实验游戏,把这种能力悄悄“种”进孩子的心里。

当“瞎猜”变成“有道理的猜”

很多大人觉得,孩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只是童言无忌,比如“月亮是奶酪做的”或者“下雨是因为云朵哭鼻子”。但你知道吗?这些看似荒唐的猜测,其实是假设验证的雏形!关键是怎么引导他们从“随便猜”升级到“有依据地猜”。

我记得有个4岁的小男孩坚信“植物喝水比喝牛奶长得快”,于是我们干脆弄了两盆绿萝,一盆浇水,一盆倒牛奶(当然,牛奶那盆几天后就臭了)。结果呢?孩子自己发现:“啊,牛奶会让根烂掉!”你看,失败反而让他记住了“假设需要证据支撑”这个道理,比我们唠叨一百遍都有用。

实验游戏设计的“小心机”

想让实验游戏真正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得有点“套路”——哦不,是技巧!

  • 材料要“好玩”胜过“好看”:与其用精致的实验套装,不如给孩子吸管、橡皮筋、面粉这些家常东西。有一次,我班上的孩子用纸巾和硬币玩“哪张纸先落地”,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发现叠成小块的纸反而掉得慢——这个意外收获让他们兴奋得像发现了新大陆!
  • 问题要“开放式”:别问“盐能不能溶解在水里?”(答案太死板),试试“你怎么能让这块糖消失得最快?”孩子可能会搅拌、加热、甚至捣碎,每一种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科研路线”。
  • 记录方式可以很“野”:不必正儿八经写实验报告,画个笑脸表示“成功了”,画个乌云表示“糟糕搞砸了”,甚至用乐高搭个“数据塔”——孩子怎么开心怎么来。

“失败”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总想让孩子“做对”,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往往来自“错误”。有个女孩坚持认为“肥皂泡在醋里不会破”,结果一碰就炸,她愣了几秒,突然大喊:“我懂了!醋是酸的,和肥皂打架!”你看,错误的假设反而让她理解了酸碱反应(虽然她用词很萌)。

所以,当孩子信誓旦旦说“我的纸船绝对不沉”,结果一进水就糊了时,别急着纠正,笑着问:“咦,和你想的不一样?那下次试试什么材料?”——这种接纳失败的态度,才是科学精神的精髓。

最后一点心里话

每次看到孩子因为自己的“研究发现”手舞足蹈时,我都觉得,科学教育根本不是要培养多少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而是保护他们眼里那簇好奇的火苗。毕竟,今天用冰块和盐玩“拯救玩具恐龙”的孩子,明天可能就是那个对着实验室数据欢呼“我猜对了!”的人。

所以,不如这个周末就来个“好奇的科学家日”吧!准备好小苏打、色素和一堆“为什么”,然后……忍住别告诉孩子答案。因为最好的老师,永远是他们自己的好奇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好奇的科学家日:如何利用实验游戏培养幼儿假设验证能力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