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筑防
安全护航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
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切实做好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效提高教职工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广安经开区第二幼儿园于2025年3月19日开展了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活动。
01
严密部署 明确责任
演练前,幼儿园召开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部署会议。成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认真解读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并要求各相关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明确职责,规范操作,熟悉应急处置流程,以便应对食物中毒突发事件。
02
“食”刻预防 模拟场景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病例
下午食用点心时,大三班两名幼儿相继出现腹痛、呕吐现象,主班老师立即查看幼儿身体状况并联系保健医生。配班老师迅速组织其余幼儿撤离呕吐现场,密切关注班上其他幼儿的健康状况,安抚幼儿情绪。
初步诊断 启动预案
保健医生对幼儿进行细致的检查并向教师了解幼儿的进餐情况,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演练)并拨打电话向园长汇报,园长启动园所食物中毒应急处置预案并向上级汇报情况。
现场清理 全面消毒
保育老师立即开窗通风,做好自我防护后,将地上呕吐物装进留样袋,按照幼儿园呕吐物处理标准对呕吐物进行消毒、清洁处理。
留样保存 封锁现场
保教主任通知食堂停止所有工作,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封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留样。同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间,保护现场。
03
反思总结 防范未来
我园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提升每一位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在一旦发生真实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应对食物中毒事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随时做好应对一切突发重大事件的准备。
04
食物中毒小知识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的是摄入了“有毒”食物,这些食物可以是本身含有毒素,也可以是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者毒物污染的食物。若人误食,一般会首先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腹痛、恶心、上吐下泻等。
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4.呼救:马上联系医生,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治疗比较困难。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小手洗干净:吃饭前,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搓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把小手洗干净,这样脏东西就不会跟着食物跑到肚子里啦!
2.食物要看清:不吃颜色奇怪、有怪味道,还有软烂的食物。像发芽的土豆、发苦的瓜子,都藏着小“危险”,不能放进嘴巴哦!
3.东西要煮熟:小朋友们吃的肉、鸡蛋、菜菜,都要煮熟。生的食物里有好多小细菌,煮熟了细菌就被消灭,吃起来才安全!
4.野外食物别乱尝:在公园、郊外看到不认识的果子、蘑菇,不管它们多漂亮,都不能摘着吃,因为它们可能是有毒的!
食品安全无小事
应急演练护平安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