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小的方言童谣
就像一本满载时间的文化历史书
渗透了传统文化
蕴藏着骨肉亲情
更记载着数代四川人儿时美好的回忆
而时过境迁
许多方言童谣慢慢无影无踪
年少时蹦蹦跳跳哼唱过的童谣
现如今你还记得几首?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二班的孩子们为大家带来了哪些有趣的童谣呢?
《胖娃上成都》
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
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
关刀耍得圆,胖娃滚铁环。
铁环滚得远,胖娃跟到撵。
撵又撵不上,白白跑一趟。
我们能从白白胖胖的娃娃上成都的故事里,看到憨态可掬又不失机敏的胖娃,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繁华成都的向往。孩子们在此过程中通过传唱童谣、探索“胖娃儿”的生活及形象,既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丰富幼儿语言表达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感受与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四川本土文化的的机会。
《胖娃上成都》是一首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童谣。在探索和畅想胖娃儿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发挥想象、寻找答案,更加激发了对“胖娃儿”形象的探索兴趣。于是,大家纷纷通过自己的动作创编来展示这首童谣。
大家一起来欣赏大二班小朋友创编的原声川话版吧!
爸爸妈妈们知道这首童谣吗?小朋友们把学会的《胖娃上成都》带回家,大家一起来回忆童年吧!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
编个花篮上南山。
南山开满红牡丹,
朵朵花儿开得艳。
摘,摘,摘牡丹,
三朵两朵摘一篮。
花儿开得多娇艳,
姑娘见了好喜欢。
《编花篮》是由钟庭润作词,郭复善作曲的一首小调歌曲作品。歌词内容描写了一群农村姑娘为上山采摘美丽的牡丹花,而巧手编织花篮的情景,表达出姑娘们带着花篮上南山,采集到娇艳牡丹花的喜悦心情。
因歌词简洁,曲调活泼、明快爽朗,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一起来看看大二班小朋友分享的《编花篮》吧!
编、编、编花篮,
花篮里面有小孩,
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站得稳,跳的齐,
马兰花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一”……..
以此类推一直说到一百一。
一个地方的方言童谣
往往包含一个地区重要的思想、文化、情感与道德内容,
恰恰也保留着丰富而多样的文化生态因素,
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我们将会继续把陪伴我们成长的四川方言童谣教给孩子传唱下去!
End
编辑 / 大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