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蜗牛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契机,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自然中的乐趣。
与“蜗”相遇
一次午饭后散步,突然我班的小朋友拉着我大喊:“老师,老师,快来看!这里有只小蜗牛。”这声喊叫也吸引了其他班级孩子的关注,孩子们聚在一起,对蜗牛充满了好奇,看到孩子们对蜗牛这么感兴趣,于是,我们把小蜗牛带进了班级,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和小朋友会发生什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秋天
在与大家的交谈中,孩子对于小蜗牛住在哪里也有了很多的说法:在田里、菜叶里、树叶上、在草丛里、在墙上、在石头底下···小朋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于是,老师将这个问题当作一次“任务”请孩子们找找哪里会有蜗牛。
寻找蜗牛
我在墙上找到一只小蜗牛
看,草地上好多蜗牛啊
我在石头下面找到一只蜗牛……
通过孩子们寻找蜗牛,我们知道了蜗牛比较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探索蜗牛—初步观察
我发现小蜗牛有四个触角,两个长的,两个短的。
他爬过去身体下面有粘液。
小蜗牛没有腿,它只能慢慢地往前爬。
小蜗牛壳上的花纹也不一样!
小蜗牛有牙吗?
我觉得有,没有牙齿吃不了东西
黑色的是小蜗牛拉的便便。
探索蜗牛—深入了解
发现一
在经过老师们的科普下,我们知道了:蜗牛有两对触角,因为雌雄同体,所以既可以当爸爸又可以当妈妈。从生殖孔里可以排出一串串的白色卵,蜗牛妈妈好厉害,一下子可以生出100个宝宝。
探索蜗牛—深入了解
发现二
通过图片的方式我们了解了蜗牛的结构,知道了蜗牛的各个部位的位置。
蜗牛触角右侧附近是生殖孔,蜗牛的卵就是从这里产出来的,蜗牛爬行是靠腹足,在爬行的过程中会分泌出有很多粘液。蜗牛有一个硬硬的壳,身体软软的。有时候它的身体像吸盘一样吸在地上爬行,它的嘴巴里有好多牙齿,啃树叶的时候,牙齿可厉害了,原来之前那两根长长的线是它的两对触角,一对触角上长着一对眼睛。
探索蜗牛—深入了解
发现三
小蜗牛会吃菜叶吗?
小蜗牛吃不吃葱呢?
小蜗牛是不是想爬出来玩了呢?
蜗牛不吃小草的根,也不吃葱。
看,菜叶上很多小洞洞,这是蜗牛吃的。
它想爬出来吃东西。
快乐蜗牛
在体育活动中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灵敏性。我们在户外运动、体育游戏中合理安排,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创意蜗牛
在活动前,孩子们对蜗牛外形构造和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绘画出蜗牛外壳,并进行简单的添加(眼睛、嘴巴),在丰富想像、自由创作下完成自己喜欢的小蜗牛,还能用绘画作品续编故事呦。
#LATE SUMME#
悦读蜗牛
#LATE SUMME#
#LATE SUMME#
通过一只小蜗牛引发的活动使孩子们对大自然、小动物产生了无限的情感,整个活动也让孩子们更加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小蜗牛在慢慢长大,孩子们也在慢慢长大。
同样《指南》也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指南》理念的引领下,让我们继续陪着我们的“小蜗牛们”去看世界……
联系我们:
优师教研0826-2753858 2753878
地址:广安市前锋区奎阁街道沙坪路208号
邮箱:3604747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