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畅读 阅见美好
一场疫情的到来,并未阻挡我们学习的步伐。为了做好幼儿园阅读活动,本月我们开展了教师“云上畅读 阅见美好”的线上读书分享活动。本次阅读的书籍是《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这本书中详细讲述了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实施、评价等内容,对教师业务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居家阅读
教师们认真阅读和学习,把阅读到的重点用表征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来,用心感悟书中的内容,为线上交流和讨论做好准备。
线上研讨
接下来,教师们在线上开展了读书分享和研讨活动,各年龄段教师结合自己所阅读的内容和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在线上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和分享。
小班结合书中内容,讨论了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小班教学活动。
中班教师们把一些书中重点通过阅读的方式和大家分享!聆听书中的好言好句,教师们陶醉其中,真正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内化。
大班围绕《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其中的一章节——民间工艺坊(区)与幼儿园课程展开了讨论。
陈老师:纸的工艺我们已经在班级里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利用教室的一角,用纸板围栏、报纸吊饰、纸箱等多种纸质隔断隔出纸艺区域。在纸艺区域里,除了各种制作纸艺需要的剪刀、胶水、各种纸外,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整理了各种辅助用品,比如纽扣、毛线、树叶、松果、纸盒、纸罐等,摆放在幼儿可以随手取到的位置。在活动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们互相商量,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区域规则,张贴到纸艺区域中,有的幼儿画了要爱惜材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每个在区域中游戏的幼儿能时刻遵守区域规则,自主参与纸工艺活动。从小对孩子进行民间工艺纸的教育,让民间工艺在幼儿园重放光彩。随着我们的纸工艺教学渗透给孩子,民间工艺会在他们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张老师: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接触中尽情地看看、听听、想想、摸摸、做做,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渴望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心理,获取最真实的感受。木材作为幼儿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自然材料,在我们开展的区角活动中深受幼儿喜爱。在日常的散步活动中,我们在幼儿园的大树底下捡拾树枝树叶,清洁整理后带回教室,投入到各个区角中使用。比如在美工区中,我们开辟了一个“木材存放区”,将收集来的各种木材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与摆放,然后在材料筐上做好标记,有助于幼儿在游戏操作时挑选和拿取。幼儿在与各类木材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丰富的造型经验和乐趣,还融入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谷老师:木的工艺在大班能够开展,可以在室内建立一个木工区,那么我们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材料,还有一个是场地。首先是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的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综合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材料可以搜集社区内的绿色资源,可以搜集废品材料,可以购买适合幼儿用的工具材料等。其次是场地,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木工区,师幼合作制定木工区活动规则及环境的布置,由于木工区的工具存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更加需要规则的约束。
龚老师:泥对于幼儿来说其实是很熟悉的,最常见的就是幼儿园中的橡皮泥,从小班开始幼儿对于泥就充满了兴趣。到了大班我们将泥塑加入了美工区中,为此我们还购入了一台拉胚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尝试和体验泥塑,在多次的活动中幼儿都很有兴趣,并且在之后的活动中有幼儿总结了泥塑的要点,让幼儿在行动中学习。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们也为此开展了一个微课程活动——好想和“泥”玩,在这个微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幼儿进行了取土、玩土等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更有体会的了解到“泥”。在之后我们可以在将泥塑坊放入我们的美工区中,增添一些辅助材料,让幼儿把几种工艺结合在一起,在玩中学,学中玩。
同时,教师们也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案例谈谈阅读读书后的感想。
心得、体会分享
1
细致记录
陆晓燕老师心得分享
陈丽萍老师心得分享
本次线上读书活动,教师以居家阅读、线上交流这个独特方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做批注,记想法,真辩驳,希望在返校后再实践。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幼儿真正享受幸福童年,收获成长。
编辑:徐俊、陈瑛、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