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由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在康领域教育中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等。这些教育建议均体现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的思想。
美好的春天伴随着春风悄然而至,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转暖,雾霾终于离我们远去,孩子们户外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充足。我们小班的运动主题《好玩的身体游戏》也热闹开始了。
二、主题教育活动目标
(一)主题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加身体运动游戏,感受运动游戏的快乐。
2、幼儿在运动游戏中,能平稳地控制自己身体,学会玩多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3、幼儿会在游戏时学习简单的自护方法,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二)主题活动各领域幼儿发展目标:
三、主题网络图
以下为细节图:
四、主题集体活动教案
康领域:
活动(一)名称:小蜗牛爬爬爬(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户外爬行游戏,学习双手双膝着地向前爬。
幼儿能按要求指令游戏,初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
宽敞、平坦的户外活动场地, 《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歌曲
自制蜗牛和黄鹂鸟头饰 ,高为50cm的自制葡萄架和钻爬垫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教师扮演黄鹂鸟带领幼儿进入户外游戏情境,参与游戏活动。
黄鹂鸟教师:葡萄园的树叶都长出来了,黄鹂鸟邀请小蜗牛们一起去玩咯!
2、教师引导幼儿听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做头部、肢体热身运动。
黄鹂鸟教师:我们要去葡萄园做客了,先做做热身运动吧!
活动进行:
1、制造幼儿活动障碍(如:图一),引导幼儿了解今天活动的内容。
教师:葡萄园到了,小蜗牛想不想在葡萄架下爬来爬去呀?
(1)幼儿戴上蜗牛的头饰,自主探索双手双膝着地爬的方式。
黄鹂鸟教师:小蜗牛是怎么爬的,谁愿意试试? 看看哪只小蜗牛能快速的爬过葡萄架还不碰到葡萄架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手双膝着地爬的方法,配班老师扮演蜗牛妈妈示范正确的爬行方式。
黄鹂鸟教师:刚才哪只小蜗牛达到黄鹂鸟老师的爬行要求了?我们看看他是怎么爬的?大蜗牛妈妈也来到了葡萄园,我们看看她是怎么爬的?
2、引导幼儿按正确的爬行方式进行游戏,请幼儿听指令游戏。体验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性。
黄鹂鸟教师:小蜗牛想不想跟蜗牛妈妈一起逛逛葡萄园啊?这么多的小蜗牛在一起,怎样爬才不会碰到呢?如果小蜗牛要碰到了,怎么办?(提示:听教师的指令随时停止游戏)
3、游戏反复2——3遍,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引导幼儿集合,放松整理结束。
黄鹂鸟教师:小蜗牛们,葡萄成熟还早的很呐,赶紧和蜗牛妈妈回班喝点水吧!
活动延伸:
在幼儿会双手双膝着地爬的基础上将钻爬架子调整为50——80cm的高矮不一的高度,幼儿探索钻爬游戏的玩法。
活动(二)名称:身体游戏大集合(亲子体育活动)
活动目标:
幼儿喜欢参加亲子活动,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
幼儿能遵守亲子游戏的规则,初步具有安全自护意识。
增进家长、幼儿、教师之间的情感,促进家园良好沟通。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幼儿会玩走、跑、跳、投等游戏,有跟父母亲子游戏的经验,幼儿提前选择好亲子运动游戏内容。
2、物质准备:亲子身体运动游戏3个,音乐《小朋友头碰头》(中国舞幼儿考级教材1级13),沙包、飞盘共15个、布尾巴、跳圈各15个,平衡木2个,自制梅花桩20个,幼儿及家长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划分为投掷区、追跑区和平衡、跳跃区(见下图)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家长提前在户外场地等待幼儿集合,手拉手围城圆圈听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教师:今天爸爸、妈妈来跟我们玩一玩身体运动游戏,你们高兴吗?你们愿意当小老师教教爸爸、妈妈玩身体碰碰游戏吗?
活动进行:
1、幼儿和家长跟随教师分为三组在不同的游戏场地了解游戏玩法以及规则。
投掷区:谁能告诉爸爸、妈妈沙包、飞盘可以怎么玩?游戏的时候应遵守哪些规则?小朋友要怎样保护自己呢?
追跑区: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条小尾巴,爸爸(妈妈)背着小朋友在规定的场地跑,小朋友要去捉其他人身上的尾巴,时间为2分钟,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捉到最多的尾巴就获胜。小朋友在捉尾巴的时候要怎样保护自己呢?爸爸、妈妈要怎样保护自己呢?
平衡、跳跃区: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分为两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都先完成平衡和跳跃游戏,哪一组就获胜。
2、幼儿和家长分别在不同的游戏区进行亲子游戏,教师作为加油裁判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示幼儿学习自我保护。
投掷区教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比比看谁的沙包(飞盘)飞得远?小朋友的沙包(飞盘)都要朝一个方向投哦!
追跑区教师:小朋友捉尾巴时一只手要紧紧抓住爸爸(妈妈)哦!看谁捉的尾巴最多?
平衡、跳跃区教师:小朋友走平衡木时双手打开伸平才会更稳!小朋友双脚跳时小脚要并齐啊!小朋友加油,你们是最棒的!
3、幼儿和家长反复游戏2——3遍,幼儿游戏后到与家长拥抱表示感谢。
教师:游戏结束了,你们开心吗?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拥抱一下,谢谢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
清点幼儿人数带领幼儿回班,请家长在家与幼儿创新更多的亲子身体游戏,感受游戏乐趣。
教师:我们跟爸爸(妈妈)再见吧!希望你们下次再来幼儿园跟我们玩更多地游戏。
语言领域:
活动名称:我喜欢的身体运动游戏(谈话活动)
活动目标:
幼儿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流关于运动游戏的话题,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幼儿能发现、指认、并大胆讲述图片中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会玩部分身体运动游戏,幼儿已学会《我的身体最神气》律动。
2、物质准备:幼儿户外游戏的照片,常见的身体运动游戏的图片ppt(PPT详见本活动教案末尾)、音乐《我的身体最神气》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幼儿跟随音乐《我的身体最神气》进行身体律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一起动一动,看看谁的身体最神气?
活动进行:
1、出示幼儿户外游戏的照片,回忆幼儿已有的游戏经验。
教师:小朋友在户外都玩过什么游戏?游戏怎么玩?
2、引导幼儿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游戏,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游戏时的感受。
教师:小朋友玩过很多的身体游戏,你最喜欢玩哪一个游戏?为什么?
3、引导幼儿发现、指认图片中幼儿常见的身体运动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中所到的内容。
教师:图片上都有什么?还有什么?
教师:你最喜欢图片上的那种身体游戏?为什么?
4、游戏:你来做我来猜
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用身体展示,引导幼儿来猜游戏名称或内容。(游戏反复2——3次后,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喜欢的身体游戏都不一样,谁愿意到前面来把自己喜欢的游戏做出来,让小朋友猜一猜他(她)玩的是什么游戏呢?
活动延伸:
幼儿和教师、家长玩一玩自己喜欢的身体运动游戏。
附:PPT
社会领域:
活动名称:我们都是木头人!(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
幼儿能听指令与他人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幼儿学习简单的解决困难的办法,坚持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游戏视频或照片
2、一个幼儿室内身体游戏《木头人》
3、班级适宜游戏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播放(或出示)幼儿游戏的视频(或照片),引发幼儿讨论:
教师:你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在班级里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活动进行
1、幼儿玩《木头人》的游戏,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教师:你们都会玩《木头人》吗?我们一起玩一玩吧!
2、幼儿再次玩游戏《木头人》,提升游戏难度,激发幼儿挑战兴趣。
教师:今天想不想玩新的《木头人》游戏呢?我们一起说《木头人》的儿歌,说完最后一句儿歌时,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抱在一起摆造型不能动,如果有人动了就到老师旁边来一起说儿歌。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3、幼儿再次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动的原因,鼓励幼儿坚持不动。
教师:刚才哪一组小朋友坚持到最后成为木头人了?他们为什么能不动呢?我们可以怎么学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4、幼儿反复游戏2次后,请能按指令坚持到最后的幼儿分享经验,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的木头人越来越多,你们都是怎样做到的?我们一起用他们的方法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幼儿与家长在家也可以进行《木头人》的创意游戏,鼓励幼儿坚持游戏不放弃。
附:原始儿歌1《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白牙。
改编儿歌2《我们都是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还有最后5秒钟,看谁变成机器人(机器人可以由其他物体代替,幼儿自编或老师创编都可以)。
艺术领域:
活动(一)名称:我们一起玩游戏(美术添画)
活动目标:
幼儿运用简单图形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添画。
幼儿能大胆发挥想象创作,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添画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认识各种游戏的前期经验,我们一起玩游戏PPT(PPT详见本活动教案末尾)
2、供幼儿欣赏的幼儿户外游戏成品画5——6幅。
3、彩色油画棒、小朋友人形纸片、三角形、方形等图形纸片、胶棒、已有户外游戏背景的A4纸。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出示幼儿户外玩游戏的图片,引发幼儿观察兴趣。
教师:谁能说说图片上都有什么?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
活动进行:
1、引导幼儿回忆游戏经验,为添画做准备。
教师:你们还玩过其他的游戏吗?都有什么游戏呢?
2、出示只有户外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结合原有游戏经验大胆想象。
教师:小朋友看看图上都有什么?你认为这幅图上可以玩什么游戏?为什么?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
3、教师出示添画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在已有背景图上尝试添画。
教师:小朋友想把你刚才说的游戏添在画上吗?今天我们准备了小朋友的人形纸片、不同的图形纸片,还有油画棒和胶棒,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来添画。
教师:在添画时要注意别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哦!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请老师帮忙!
4、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预设幼儿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答:你想用什么方法添画?不会画画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添画,看看老师的添画上都用了什么材料,你也可以试试。
5、幼儿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分享,活动结束。
教师:你们的添画完成了吗?请你跟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都添画了什么内容?
活动延伸:
幼儿和家长在家共同创意添画。
教师:小朋友的游戏添画真好玩,回家后你们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创作新的添画,好吗?
附:PPT
活动(二)名称:康歌(律动)
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律动,感受韵律运动的快乐。
幼儿尝试跟随音乐的节奏律动,发展幼儿的乐感及身体协调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哼唱歌曲《康歌》
2、《康歌》音乐视频(范晓萱版)、宽敞平坦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播放《康歌》的音乐,鼓励幼儿欣赏音乐并跟音乐自由扭动。
教师:我们一起跟着《康歌》的音乐动一动吧!
活动进行:
1、播放《康歌》的舞蹈视频,引导幼儿感受不同角色在歌曲中的动作表现。
教师:谁在跳《康歌》?他们为什么要做运动?爷爷和小萱萱都做了哪些动作呢?你们想不想做运动变得更康呢?
2、幼儿尝试跟随《康歌》歌曲做动作,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律动。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也一起来做运动吧!(每当歌曲内容变换时引导幼儿变换动作)
3、 幼儿分角色随音乐律动,鼓励幼儿能大胆表现。
教师:《康歌》里的爷爷是怎么做运动的?小萱萱又是怎么做运动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幼儿跟随老师到户外场地跳律动《康歌》,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一起到户外做运动吧!
活动延伸:
每天早操时间播放《康歌》的音乐,鼓励幼儿天天早来园跳操做律动,感受做运动对身体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