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由来:
幼儿特别喜欢美工区漂亮的小印章,总爱把这些小印章印在自己的作品上,渐渐地,已有的小印章已经满足不了幼儿的需求。幼儿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来做印章。做印章正是中国传统版画中的一种形式,版画是幼儿选择适当的材料工具完成制版、上色、拓印的过程。《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提出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所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指南精神我们开展了“版画世界”的一些列活动。
二、活动总目标:
1.能够制作凸版、凹版、反印、综合不同形式的版画。
2.能用版画的形式进行大胆的创作表现。
3.体验制作底版并能印制多幅图画的成功感与快乐。
活动一《凸版小印章》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画、剪、黏贴的方法制作凸版版画,并能大胆地设计、制做凸版小印章。
2.能探索发现吹塑纸比较适合做版画。
3.体验制作、拓印凸版小印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剪刀、胶水、印章、颜料、各类纸、笔、夹板
经验准备:玩过印章
活动重点:尝试用画、剪、黏贴的方法制作凸版版画,并能大胆地设计、制做凸版小印章。
活动难点:能探索发现吹塑纸更适合做版画。
活动过程:
️ 导入部分
1.认识印章。印章由印面、印台、印纽三部分组成。
2.请幼儿仔细观察印章,说说为什么印章是圆的却能印出图案。
恩:因为印章下面不是平的。
师:那是怎么样的凹进去了还是凸出来了?
瑞:上面的图案凸出来了。
总结:因为印面的图案是凸起来的,在印制时凸起的图案就可以印到纸上。
️ 基本部分
1.鼓励幼儿思考怎样制作印章。
2.引导幼儿说一说做哪几部分?要怎么做?
谦:需要做印面、印台、印纽。
熙:需要先画一个圆再剪下来做印台。
晨:画一个细细长长的把手剪下来贴在印台上做印纽。
乐: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剪下来贴在印台的下面。
3.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并说一说为什么要选这个。
浩:我要选彩色纸,因为它漂亮好看。
元:我要选纸板,纸板比较硬不会坏。
西:我要选这个新的吹塑纸,因为之前没用过。
4.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图案的印章。
5.幼儿尝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大胆用画、剪、贴的方式进行制作)
元:老师,我这个纸板太难剪了。
恩:我来我来,我来帮你,你看用大剪刀用力一些就可以的。
6.尝试用自己制作的印章拓印。
7.请幼儿分析评价自己制作的印章。
浩:垂头丧气地说我的没印出来。
元:我的印出来了,可以纸板剪的时候太难剪了。
西:我的也印出来了,印的很清楚。
师:为什么浩浩用的彩色纸没有印成功呢?
乐:因为彩纸的印面太薄了没有凸出来,所以印不出来。
8.总结。用吹塑纸最合适,剪的也方便,印的也清晰。
9.幼儿进行拓印游戏,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再做一个。
️ 结束部分
相互拓印小印章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 反思:
基于幼儿对小印章的兴趣,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发现印章的组成并成功探索制作的方法。在投放材料时我想过直接让孩子使用吹塑纸,但为了让幼儿更深刻的感知凸版版画在制作版面时版面要高出底版一些距离才能成功,所以在制作中我让幼儿自主的选择材料,在幼儿自己的亲身体验、操作中发现普通的a4彩纸由于太薄是不能成功的,纸板可以成功但是不易操作。在幼儿反思、梳理后发现吹塑纸是最适合的材料,对凸版版画的制作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二《凹版版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画、刻压的方法制作凹版版画。
2.能通过比较、探究发现压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体验制作凹版版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刮画笔、颜料、纸、笔、夹板
经验准备:制作过小印章
活动重点:尝试用画、刻压的方法制作凹版版画。
活动难点:通过比较探究发现压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过程:
️ 导入部分
欣赏大师凹版版画作品与版面。
️ 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并表述凹版版面的特点,与凸版版面有什么不同。
乐:凹版的版面画的线条是凹进去的。
西:凸版版画的图案是凸出来的。
2.那我们用什么怎样才能制成凹版的版面呢?
元:画画的时候拿笔用力一些画出痕迹。
溪:先画再用剪刀划出痕迹。
瑞:用挂画笔划出痕迹。
1.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不同材料体验,尝试。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结果。
元:我用的是水彩笔,画的时候用力也弄不下去。
晨:我用的圆珠笔,用力画的时候能留下痕迹。
溪:我用的剪刀划的时候能留下痕迹,但是拿的时候不方便。
瑞:我用的刮画笔,能画出痕迹。
3.小结,圆珠笔、刮画笔比较适合制作凹版版画。
4.幼儿制作、拓印。
琛:老师我印的不清楚都糊了。
西:我的也糊了。
琬:我的成功了。
5.引导幼儿比较发现怎样印才清楚。
师:比一比他们的作品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
琬:我的线条痕迹比较深,他们的都很浅。
西:我的颜料比刘婉的多。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为什么线条画的深的、颜料少的印的清楚。
琛:线条深的印的时候才能空出来。
琬:颜料多的话就把痕迹补满了所以就印不出留白。
6.小结:在制版时要线条痕迹要划的深,印制时颜料不能涂太多。
️ 结束部分
幼儿展示作品、分享经验。
️ 反思: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与活动一《凸版小印章》一样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体验多种工具来进行压痕比较,选择更好的工具。在创作过程中,虽然有部分幼儿没有印出清晰的作品,但是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并通过对比、梳理发现了压痕时需要用力,上色时颜料的使用要适量才能制成清晰的作品。
活动三《我的名片》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设计名片。
2.探究反印的方法制作版画名片。
3.体验印制、赠送名片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刮画棒、颜料、剪刀、胶水、印章、颜料、各类纸、笔、夹板、名片
经验准备:制作凹、凸版画
活动重点: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设计名片。
活动难点:探究反印的法制作版画名片。
活动过程:
️ 活动导入
引导幼儿观看名片展,注意观察名片上的花纹、图案。
️ 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用凹凸结合的方式制作、拓印版画名片。
2.鼓励幼儿表述操作时出现的问题。
幼:印出来的名字是反的。
师:为什么是反的呢?
乐:因为刻上去是正着的,印的时候是和它面对面的,所以打开时左边就成了右边,名字就成反的了。
师:那我们刻好正的印出来是反的,那怎样操作才能印出正的名片呢?
瑞:我们可以反着写,这样印出来就是正着的了!
元:反着写太难了吧,我都不会。
晨:我也不会反着写。
瑞:那可怎么办呢!
师:瑞瑞的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反着写又有些难,小朋友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然:来回翻着纸说看这个字在反面就是反的了!
瑞:哦!我知道了,我们可以把这个纸反着放在吹塑纸上面夹好了再刻出痕迹,这样就是反着的了!
师:你这个方法真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鼓励幼儿用反印法制作版画名片。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用凹凸结合的方式装饰名片。
️ 结束部分
鼓励幼儿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赠送名片。
️ 反思:
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幼儿对凹凸版画的制作已有了深刻的了解,结合“我”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自主设计、制作版画名片幼儿兴趣浓厚,但在一次操作过程中就发现印出的名字是反的,我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幼儿表述想法时及时的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继续深究更好的解决办法。
三、活动总反思:
版画系列的活动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都采用体验式美术的活动形式,留给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尝试、体验中发现问题,再鼓励幼儿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