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陈鹤琴先生曾言:“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在幼儿园教育中,劳动教育至关重要,能够培养幼儿愿意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然而,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从幼儿园的具体教育实践出发,系统探究劳动教育实施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生活化幼儿园劳动教育发展提供实践思路。
一、发现:揭示幼儿劳动教育的问题症结
(一)目标指向不明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劳动教育往往处于边缘地位,鲜有专门化的幼儿劳动课程。尽管劳动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但具体实施却往往局限于穿脱衣物、洗手如厕、进餐饮水、整理被褥等自我服务劳动,内容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劳动教育不仅限于简单的自我服务,还包括与同伴共同合作的集体服务劳动、通过游戏获得的愉悦性劳动、走近自然的种植养殖劳动,以及社会公益性劳动。劳动内容涵盖广泛,但其教育价值常被忽视,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二)内容过于单一
当前,劳动教育往往侧重于言语说教与榜样示范,虽然为幼儿提供了练习的机会,以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幼儿并没有从中获得除技能提升以外的更深层次的成长。
此外,各年龄段的劳动教育普遍以自我服务为核心,未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实际能力进行个性化调整。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忽视了对幼儿创造力潜能的挖掘,剥夺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探索与创新的宝贵机会,使得劳动教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二、支持:构建幼儿劳动教育的多元样态
(一)结合年龄特征,明确教育内容
每个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切实可行的课程内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虽弱,但自我意识却在逐渐增强,因此,他们的劳动目标应以自我服务为主,如学习穿脱衣物、整理个人物品等;中班幼儿可从自我服务过渡到集体服务,如担任班级管理员、轮流当值日生、照顾动植物等;大班幼儿各项能力显著提升,具备初步的归属感与责任心,不仅应该善于劳动,还应学会分析劳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例如学习自主管理班级物品、走进社区为他人服务等。
劳动内容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教师要引导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创设实体环境,推进自主劳动
1. 提供可劳动环境,拓展教育空间
教师要着力营造适宜的环境,为幼儿的劳动教育开辟广阔的空间。例如,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值日生工作的职责分配,并引导他们通过深入讨论、细致分析、详细记录,逐一列出值日生工作的各项具体内容,涵盖班级材料的整理归类、动植物的爱护与照料、活动室的地面清洁维护、每日的天气播报等。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自主选择能够胜任的值日生工作,并自主参与任务的分配。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协商能力和任务分配能力,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服务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幼儿共同商议种植养殖的内容,鼓励幼儿以独立劳动者的身份,积极投入这项充满乐趣的活动。当幼儿真正成为劳动的主导者时,修剪枝叶、浇水施肥、拔除杂草、喂养动物、清洗水缸等劳动任务,就会成为他们自发、主动、乐于承担的行为。在这样的劳动实践中,幼儿不仅能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还能够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
2. 设立可沉浸区域,营造劳动氛围
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成人世界的各种活动,如洗衣服、做饭等。然而,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为此,我们创设了“野炊小院”“小小洗衣房”和“蔬菜超市”等特色生活区。
在“野炊小院”里,我们配备了灶台、锅具、碗筷等生活用品,营造出一种情景化环境。幼儿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模仿成人的劳动,体验烧水、拾柴、煮饭等乐趣,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小小洗衣房”是幼儿学习生活技能的小天地。在这里,他们亲手洗衣、晾衣、折叠衣物,不仅提升了动作协调能力,还丰富了生活经验。而“蔬菜超市”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模拟市场经营的劳动场所。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仿真刀具、电子秤、打包盒等简单的劳动工具,让他们在洗菜、切菜、称重、腌制、打包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三、联动: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
我们发现,幼儿对劳动的热情难以持久,且更倾向于作为组织者而非参与者。通过与幼儿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不爱”劳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劳动内容简单重复,二是劳动占用了游戏时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要想引导幼儿爱上劳动,兴趣是关键,只有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才能不断推进劳动教育。
(一)创设情境,强化劳动教育体验
对于幼儿来说,唯有基于直接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完整且充满意义的;唯有在具体而生动的情境中亲身参与劳动,才能获得真实而宝贵的劳动经验。因此,我们注重创设既适宜幼儿发展又富有吸引力的劳动环境,挑选新颖有趣的劳动内容,投放丰富多样的劳动材料,并运用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例如,我们组织幼儿走进种植园地,亲手摘毛豆、剪毛豆、剥毛豆、晒毛豆。幼儿沉浸其中,尽情享受摘、剪、洗、剥、晒等多重劳动技能发展所带来的沉浸式快乐。
(二)融入游戏,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将游戏与劳动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与热情。我们打破了传统的劳动选择模式,从以往的先到先得,转变为共同协商,让劳动变得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我们将班级区域细分为桌椅区、玩具柜、午睡房等多个板块,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主选择想要参与劳动的区域,从而形成了以区域为单位的小组合作模式。为了进一步增强劳动的趣味性,我们为每个区域的劳动任务都赋予了游戏化的色彩。例如,“椅子洗唰唰”让清洁椅子变成了一场欢乐的洗刷游戏,“地板溜溜赛”则让拖地变成了一场速度与技巧的竞赛。
总之,幼儿园劳动教育既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幼儿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要紧跟时代,学校、家庭、社会也应形成合力,挖掘劳动教育的深层内涵,为幼儿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