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就
点赞分享
哦~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幼儿园要把“参与劳动”作为生活准备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引导幼儿承担适当的劳动任务”的要求。 [1] 幼儿园积极开展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劳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养尊重劳动的情感势在必行。
生活是教育与劳动的共同原点、共有场域,与劳动教育紧密连接,幼儿园的值日活动应贴近并整合于生活。
认识:幼儿园开展值日活动的价值意蕴
(一)值日活动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
幼儿天生便有劳动的意愿,在家他们喜爱模仿成人洗衣做饭、扫地拖地等日常劳动,在幼儿园更是经常沉浸于洗衣刷碗、照顾娃娃等角色游戏中。然而,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并非洗洗刷刷、扫地拖地这般简单。《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健康体育卷》指出值日活动是幼儿劳动的形式之一,即幼儿通过轮流负责完成一定的劳动任务,培养责任心等良好品德。 [2] 纪亚梅认为,幼儿园的值日生工作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形式,对幼儿品德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3] 虞永平认为幼儿值日活动具有简单的集体服务劳动性质,属于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4] 幼儿参与值日活动能够在感知、操作、体验、创造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获得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情感,珍惜劳动成果。
(二)值日活动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劳动能够让儿童‘全面发展’;学会动脑、动手,能够让孩子们的人生更有尊严,也更有意义。” [5] 陈鹤琴在“活教育”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中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幼儿在值日活动中可与周围环境产生充分的互动,主动地去思考劳动的方式、内容,自主探索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值日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幼儿可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塑造优秀人格与品德,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探索:幼儿园开展值日活动的实践路径
生活是教育与劳动的共同原点、共有场域,与动教育紧密连接, [6] 幼儿园的值日活动应贴近并整于生活。幼儿通过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在为集体务的同时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逐渐将劳动视为人活的一部分,实现劳动意识向劳动素养的转化。
(一)认知赋能——明确劳动目的,树立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幼儿园的值日活动中,值日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让幼儿在参与值日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教师应立足幼儿生活,创设多样的值日活动机会,帮助幼儿了解劳动对象、明确劳动目的,鼓励幼儿在值日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意识,达成认知赋能。
“照顾植物”是幼儿常见的值日活动,其中,包含很多需要了解和解决的劳动问题。给植物浇水、晒太阳、摘枯叶、施肥等不应成为“为了做而做”,只有“力”而无“心”的机械劳动。幼儿在照顾班级自然角的植物前,教师应先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了解“这些植物为什么需要被照顾”“不同的植物该如何照顾”“哪些植物需要勤浇水、多长时间浇一次水、每次浇多少水适宜”等问题,让幼儿调动思维和情感共同参与值日过程。当明确值日目的,幼儿在照顾植物时才能用心、用情地劳动。当看到自己细心照顾的植物变得生机勃勃,才会真切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从而增强劳动内驱力。
(二)能力赋能——学用劳动工具,提升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离不开对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幼儿阶段学习简单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是培养积极劳动态度的重要手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5—6岁的幼儿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承担适当的值日任务,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劳动工具的名称及正确使用方法,让幼儿逐渐掌握适当的劳动技巧。
照顾自然角时需要多种的劳动工具,如清理地面的扫把簸箕、擦洗叶面桌面的抹布、浇花的水壶、修剪叶子的剪刀、观察测量植物生长的尺子……多样的劳动工具可给予幼儿丰富的感官刺激,为值日活动提供物质支持。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存在不会使用劳动工具,对劳动技能的掌握不全面的问题。因此,在值日活动前,教师应通过榜样示范法、实践操作法、讲解法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学会照顾、整理自然角植物的必要劳动技能,在“实践—回顾—探索”的循环模式中帮助幼儿学会掌握不同劳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从而积累劳动真技能、提升劳动能力。
(三)品质赋能——关注劳动情感,内化劳动品质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是“教育幼儿劳动”,而是一个集知、行、情于一体的综合教育体系;不仅只为了发展幼儿的劳动技能,更是为了充儿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7] 何峰提出让值日活动更有劳动教育价值,倡导值日活动不是摊派的劳动任务,而是要在劳动中引导幼儿逐步萌发热爱劳动的态度与情感。 [8] 教师应关注值日活动中幼儿劳动情感的萌发和培养,帮助幼儿巩固劳动知识经验,延续劳动积极性和热情,促发品质赋能。
值日表是值日生劳动活动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值日活动的安排与轮换使幼儿在秩序中承担责任,无形中增强了幼儿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自然角的值日任务可以细化成不同的劳动内容,有的劳动内容较为单一,容易让幼儿认为照顾自然角是摊派的劳动任务,形成“是自己的任务就去做,不是自己的不归我管”的错误劳动观念,影响了积极劳动态度及品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应在值日过程中对幼儿的情绪情感给予关怀与引导,拓宽自然角值日活动的内容。对于幼儿能轻松胜任的值日任务及时作出调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劳动任务鼓励幼儿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以此帮助幼儿在值日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收获劳动成果时的满足,萌发热爱劳动的态度及情感,从而内化劳动品质。
审思:幼儿园开展值日活动的实施建议
幼儿的劳动与成人劳动不同,幼儿并不是真正的劳力,而是通过劳动获得身心发展。陈鹤琴先生认为,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不仅是“生活”使其然,而且与幼儿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的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9] 因此,幼儿园的值日活动应以幼儿生活为起点,支持幼儿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体验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关注幼儿生活,捕捉劳动教育契机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更加关注生活,只有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才能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教师应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生活实际出发,在一日生活中敏锐地捕捉各种劳动教育契机,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适宜的值日活动,学习不同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逐渐形成“劳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观念,感受值日活动蕴藏的美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推进值日活动实践
劳动是一种促使智慧的努力与双手的努力相结合的学习活动,是发现问题、克服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南》中提出:“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使幼儿了解值日活动的性质与意义,引导幼儿细心留意观察班级内哪些地方、哪些方面需要值日生的参与,从而提出值日内容,协商制订值日要求。其次,教师应敏锐观察幼儿在值日过程的行为表现,鼓励幼儿尝试发现和理解值日活动中的“详情”和“细节”,通过“劳动行为”示范、“值日成果”分享等活动,帮助幼儿运用“智慧的力量”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真正落儿园劳动教育目标,推进值日活动的生活化实践。
(三)转变评价观念,聚焦值日活动过程
幼儿具有内在的生长力,他们天生就喜欢探寻新事物,寻找新鲜感,他们好动,享受通过自己双手探索的过程,迷恋探索过程中的各种感官刺激与内心的愉悦。 [10] 幼儿园值日活动中,很多教师都缺乏对幼儿劳动教育的评价,只关注值日的结果“是否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发展多元评价主体,通过幼儿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多种形式,增强幼儿的劳动自信心,提高参与值日活动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值日过程中的劳动表现,用积极的语言及行动对幼儿的劳动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激发幼儿作为值日生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劳动行为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丰富值日形式,拓宽劳动教育路径
幼儿的劳动具有游戏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通常以自我服务、集体服务、种植饲养和手工为主。真正开展幼儿园值日活动时,很多教师往往片面地认为幼儿园的值日内容只有照顾自然角、分发餐盘、记录天气等活动,窄化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教师应拓宽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生活中的不同劳动元素,支持幼儿通过游戏、讲劳动故事、劳动创作、劳动现场参观、各种职业劳动体验、专门体力劳动等多种形式体验和阐释劳动,不断丰富幼儿园值日活动的形式,促使劳动教育成为基于幼儿认知、身体、情感的整合性教育,实现育人价值。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的劳动机会,开展生动有趣的值日活动,丰富幼儿的劳动体验,使幼儿在值日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由此,劳动教育才能真正赋能幼儿成长,培育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会生活”的活泼泼儿童。
幼儿具有内在的生长力,他们天生就喜欢探寻新事物,寻找新鲜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EB/OL].(2021-03-31)[2024-04-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104/t20210408_525137.html [2]卢乐山,林崇德,王德胜.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健康体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3]纪亚梅.初探幼儿园值日生作用的发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259.
[4]虞永平.劳动是幼儿综合的学习[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9(02):8-10.
[5]檀传宝.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6]郭姗.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20(09):64-68.
[7]张卫民,张燕.幼儿劳动价值观的培育逻辑与发展策略[J].学期教育研究,2023(4):79-82.
[8]何锋.让值日活动更有“劳动教育”价值[J].幼儿教育,2021(10):28-31.
[9]霍力岩.幼儿劳动教育:内涵、原则与路径[J].福建教育,2018(47):16-19.
[10]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01):21-26.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赋能在笔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