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
实践观察记录(前言):
-
理论知识温习
-
儿童学习与发展观察记录
(一)健康
老师记录反馈:本月户外场地孩子们第一次尝试了安吉梯,在攀爬过程中,筱栀能手脚协调的进行攀爬,对于较高的梯子筱栀也敢于挑战,以前不太爱运动的筱栀现在也会主动选择安吉梯游戏,希望筱栀能越来越喜欢运动。
个人观察反思:恕我孤陋寡闻,看完荔枝11月的成长简报,特意搜索了一下“什么是安吉梯”。
安吉梯是安吉游戏可移动、可组合的典型户外游戏材料之一,分为双梯和单梯。双梯常与单梯、滚筒、木板组合,增强稳定性。单梯结构更低,或与绳索、油桶、双梯、木板组合搭建攀爬架,或铺在地面当作床、台面等其他用途。
多样化的尺寸选择,满足了幼儿不同游戏需求。其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结构、重量设计,帮助在幼儿搬运、抓取和攀爬间,有效锻炼肌肉力量,发展手脚协调能力。
顺藤摸瓜般地,顺道了解了一下“什么是安吉游戏”。
(二)语言
老师记录反馈:筱栀虽然在集体面前会有些害羞,但在和同伴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并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会和小伙伴共同讨论游戏的规则,可以看出筱栀是个非常善于思考且很有主见的孩子。
个人观察反思:筱栀确实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但因此我们之间也很容易出现一些不愉快。例如:大冬天的她非要穿短袖;洗完澡不是先穿衣服而是趴在床上看书……自己有想法是真的,有些行为不按常理出牌也是真的。
(三)社会
荔枝和陈皮大概因为年龄相差了三岁的缘故,经常会发生争执。
弟弟是姐姐的跟屁虫,姐姐做什么都想掺和一下,但是姐姐觉得他是破坏王,不愿意带着他玩。
爷爷有时候看不下去就会加以制止,并训斥姐姐:“你是姐姐,弟弟还不懂,你要多让着她。”
他心里也许还会犯嘀咕:“你这做妈妈的,为什么都不管小孩的?”
兄弟姐妹之间尽量不要争执——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我们都是大人。而孩子有很多事,都是通过争吵或打架学到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十分认同:争执也是一门社会课程,是一种沟通训练。
所以,一般情况下,即便荔枝和陈皮开始争执,我也不会马上去制止,当然了,如果有谁哭了、挨打了或发生危险的话,那就必须介入其中加以阻止。
清官难断家务事。两个孩子没有谁好谁坏,明确告诉孩子不可以使用暴力,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发生了什么”,并给予“嗯嗯”“原来是这样”的回应,我觉得就足够了。
(四)科学
11月是深圳读书月。上周和荔枝共读了深圳读书月幼儿园『图书漂流』带回来的绘本——《我可不吃那个》。
狗吃狗粮,鱼吃鱼食。我是一只猫,不过……我可不吃猫粮!这本书读起来挺有意思。
①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整个故事只有一条线索,那就是:如果我不吃猫粮,又该吃什么呢?这样的悬念,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一页接一页读下去的欲望。
②生词少,读起来不费劲。整体顺一遍下来,我大概能知道哪些生词是荔枝不认识的。比如:磷光浮游植物中的“磷”和“浮”,这两个字她就不认识。遇到生僻的、不认识的词语,可以加重语音或者有意多读几遍,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③自然科学知识扫盲。绘本蕴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比如猩猩吃蚂蚁、大象吃草、鲸鱼吃磷光浮游植物等。
虽然都是些简单的自然常识,但老实说,我也是第一次了解。要说知道这样的知识具体有什么用?我也想不到有什么用。
但对于孩子来说,某一个点她觉得很有意思,也许就能激发起对她自然科学探究的兴趣。又或者仅仅是通过这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她对阅读下一本书开始有了渴望。
总之,值得推荐。
(五)艺术
上周末,爸爸带荔枝去了公司组织的肇庆两日游。这也是荔枝第一次跟爸爸单独外出游玩。
什么是旅游?用荔枝的话说就是——爸爸他们上班太累了,要去放松一下。
旅游回来以后,我问她:“这次外出你有什么收获呀?”
荔枝回答说:“我认识了三个小伙伴,他们都是‘弟弟’,我出生是最早的,个头是最小的。”
哈哈哈,至于沿途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这些她都没怎么记在心上——令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是“这趟旅程有谁一起玩,我是不是玩得开心”。
说实话,我也想带孩子去旅游。去哪儿呢?去桂林,去看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
倒不是为了一定要带孩子去见世面,只是为了不浪费我三年前买的两张住宿券——唉,可是如今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
我的全职带娃感悟
近来,我发现荔枝有经常会说很多自限性的话。如“我不喜欢吃饭”“我不喜欢运动”“我不喜欢跟弟弟玩”“我就是不会做呀”……
我觉得她这种无意识地自己给自己洗脑的“信念”特别不好,于是,我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遍一遍重复对她说:你要时刻记住,每天最重要的是做好四件事情——乖乖吃饭、好好睡觉、多多运动、常常读书……
有一天,她突然反问我说:“妈妈,你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
我愣了会,一时语塞。不由得想起李笑来的那句个人签名:读书、健身、投资、帮朋友陪家人。
轻问自己一天天都干了啥?读书,偶尔吧;健身,带娃做家务勉强算吧;投资,没有持续且分散,现在账户一片绿油油;帮朋友,深居简出,几乎没有社交;陪家人,顾得上孩子顾不上父母。
害~这一天天的都干些啥呀!
好了,停止自怨自艾,说一个不轻不重的提醒:再过一个月,这一年就结束了。我有一些美丽的愿望,希望明年能实现罢。
例如:
想和家人去一趟云南,小住半个月。
做好荔枝和陈皮的成长记录,梳理0~6岁的阅读书单。
系统学习“出海”的有关知识,把副业做起来,争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加强身体锻炼,希望体重能回到三位数以下。
……
你曾有不平凡的心,也曾有很多的渴望。
当你仰望头顶蓝天,才发现一切很平常。
带娃的生活就是这样,每天都有日常的重复与无聊。但每一刻也都是崭新的,每一刻都充满希望与清新。仔细想一想,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不高兴的。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洗儿诗》
好好活着,家人健康快乐,这样就很好了。
【相关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践篇017(阅读兴趣培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