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绘本丨女性成长丨启蒙经验
今天是胡不喜陪伴你读书的第90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句话出自明朝时期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也是我日常工作当中的心情写照。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份差事,我问了自己这样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企业?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企业要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有没有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可以参考借鉴?
答案是模糊的。基于解决以上工作问题的需要,也为了让大脑对这件事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我开始寻找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书籍。而华为无疑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于是选择了阅读《华为数字化转型》。
这是一本讲企业持续有效增长的书,也是一本讲企业数字化转型底层逻辑的书。
在“术”的详解层面,通过华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转型实践案例,全面呈现华为管理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做法和成果;
在“道”的升级层面,由表及里、深入解析华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底层逻辑,从中挖掘关键成功基因,找出可复制的方法和框架,给读者提供一条更为通透的数字化转型之道。
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找到答案,同时又发现一些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到书中,就这样,书读起来就有意思得多。
通过这样的检视阅读,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001 什么是数字企业?
业界对“数字化企业”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百度百科的定义强调运用技术改变战略,埃森哲把技术、文化、战略和运营这几个方面的融合作为数字化企业的关键,高德纳则更聚焦于运用技术的业务重塑和转型。
而《华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结合了华为的自身实践、业界对数字化企业所下的定义以及业务价值感知等方面的因素,为“数字化企业”下了一个定义:数字化企业是具备连接、在线、共享、智能4大关键特征的企业。
002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提到,华为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数字化转型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IT项目,完全不同于当时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华为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公司的管理体系建设,因此华为的数字化一直与管理变革、业务转型、流程重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流程与IT相结合的端到端的业务变革。
所以,作者坚信,讨论数字化转型的目的不是介绍新技术、新系统,而是探讨如何建立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企业管理模式,讨论的重点是技术背后的方法和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本质是管理体系的构建。
因此,不管是数字原生企业(比如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还是非数字原生企业(比如华为等生产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都是强化企业管理能力的有力帮手。数字化管理的底层逻辑,就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地有效增长;提升效益、降低成本、构筑长期竞争优势。
003 华为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
结合华为20余年的管理变革与数字化实践,作者总结出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金刚钻”——钻石模型,该模型的逻辑关系为“三力”合道+“三驱”合术。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包含“三力”,即战略力、数字领导力、变革力。
在“道”的基础上,华为数字化转型之“术”包含三个驱动,即流程驱动、数据驱动、智能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战略力、数字领导力和变革力为关键的数字化转型成功因子,也是华为管理变革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方法。而流程驱动、数据驱动、智能驱动,聚焦的分别是数字化企业在线、共享、智能这三个关键特征。
004 如何全面理解华为数字化转型?
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除了需要关注“术”,更需要关注“道”。因为“道”代表万物的开始、根源、本质,“道”不对,越努力越背道而驰。
作者提到,华为做很多事情的出发点和底层逻辑都是以客户为中心。学习华为数字化转型,要从理解华为的思考逻辑开始。
希望读者在学习华为数字化转型经验教训时能由表及里,洞悉本质。
一是加深对框架思维的认知。这本书的脉络十分清晰,构思十分严谨,思维十分通透,行文十分流畅,对我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都能够不费劲阅读,单凭这一点,也是值得推荐的。
做完思维导图以后,再看这本书的目录,我忍不住和李同学慨叹:我现在突然意识到论文应该是怎么写的了!
回想我的高中时代,正是因为不会写议论文,所以,应试作文写的大多是记叙文和散文。
在以前,我没觉得这样的选择有什么问题,现在想想,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受思维影响的结果。
说来不怕人笑话,其实远不止不会写议论文,在以前的生活中,我就是一个随心所欲,做事仅凭一时头热、没有章法的人,也不是不去思考问题,就是思考时这一茬那一茬,毫无逻辑。
现在我意识到了,自己以前做事之所以会如此思绪混乱,本质是因为缺乏底层的框架思维。
及至近两年,通过黄金思维圈的运用「what+why+how」,我才开始逐渐意识到,原来别人一直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通过建立起底层的框架,然后不断往里面填充你学到的所有知识,然后运用这套框架来行事,就能做到尽可能的周密和体系化,并且达到思绪清晰的效果。
当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明白了事情背后的原理机制,自然就知道应该如何做了。在我看来,这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并无二致。
二是改变了我对数学的认知。按理说,像我这样的学渣,对数学是没有兴奋点的。但是,当我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自己已经处在——以数字化智能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全新时代,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有一种类似于儒家学说“格物致知”的原理法则,叫“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源自英文Digital Twin,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迈克尔·格里夫斯提出的“信息镜像模型”演变而来,也被称为“数字双胞胎”。简而言之,“数字孪生”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物理世界中正在运行的物体的数字版的“克隆体”。
在物理学领域,有观点认为,物理世界其实是由一系列数据结构构成的,宇宙就是数学本身。数字化,也许只是让物理世界能够被显性地表达出来,在网络世界、虚拟空间里还原的数学世界,比眼见的物理世界更全面,蕴藏着更大的财富宝藏和对未来的预知。
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因此,当我用全新的逻辑去理解这句话,心里便充满了对数学的敬仰。为此,我多希望我的女儿能把数学学好,在这革命性的数字时代中,打下开拓未知、探索未来的基础。
思及自身的成长体悟,并关联到阅读养育孩子这件事,我恍然意识到,如果我想要激发孩子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应当要从本质寻找她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方法。
在这里,我想表达的“本质”,是指在了解、认知、学习这个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兴趣”。类似于上文中我对数学由于认知发生改变,而产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同理,如果我想要孩子学好数学,首要需通过加深她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来唤醒学习的内驱力。
细想之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生活也好,工作也罢,人生无非两件事要做,一是读书,一是经事。
正是这日复一日的读书、经事,大脑的认知逐渐变得更加清晰。而我们终会在这不知不觉中,看到自己的改变。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不喜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