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过临沂二幼相老师的优秀案例《拯救鞋子》,很喜欢这个案例,但我想这样的偶发案例,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是可遇不可求。
因为最近经常看案例,所以这一篇也是翻了又翻。老天可能看见了,嘿,星期五这一天就让我遇到了。
午餐后散步时间,小一班王老师和彭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大型综合攀爬架这里游戏。这时,一个小朋友的鞋子掉到了梯子底下,两边都是堵住的,进不去,只能借助工具。
虽然游戏中确实放手,但在生活中的一些环节,还不像游戏这样放手。所以我也静观其变,想观察一下老师的做法。
当孩子们来找王老师时,他们说小A的鞋子掉到楼梯底下了。
王老师:那怎么办呢?
孩子们:想办法弄出来。
王老师:那快想办法吧。
然后,她就站在一边观察。
哎呀,这时候,我就从内心里高兴的和花儿似的,她的回应,让我看到了老师是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虽然他们只是小班的小朋友,但这个放手,确实让我感受到老师们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孩子!
黑衣男孩又拿来一个绿色扫把,他们把扫把倒过来,用扫把杆把鞋子往外扒拉。
三分钟后,孩子们将鞋子扒拉到低处的楼梯初。
然后,红衣女孩伸手把鞋子拿出来。
小男孩穿上鞋子,大家又去玩了。
就这么短短的不到十分钟的一个偶发事件,让我对老师们和孩子们都有了新的看法。
老师的这种淡定是在我们这近五年的不断实践中形成的儿童观。
孩子们是在老师们放手的环境中,才有了这样思考行动的机会。
这场偶发事件展现了教师儿童观的具象化实践,也呈现了幼儿在适宜环境中的成长潜能,最终指向“师幼共成长”的教育理想——教师在成就幼儿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的专业蜕变。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