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小班小朋友穿脱雨裤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来说吧。穿脱雨裤,别看这事儿简单,对小班的孩子们而言,那可着实是一个颇具难度的挑战。
孩子们小小的手,在面对雨裤时常常显得忙乱无措。有的小朋友着急地把脚伸进裤腿,却怎么也找不准方向,另一只脚在半空晃荡,身体摇摇晃晃,努力保持平衡;有的好不容易把两只脚都伸进了裤腿,可一提起来,裤子不是这里歪了,就是那里皱成一团。
脱雨裤的时候,问题也不少,常常因为用力不当,卡在腿上,急得小脸涨得通红。作为老师,看到这一幕,心里就像被猫抓一样,恨不得立刻冲过去,三下五除二就帮他们把雨裤穿好或者脱下来。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旦我们这么做了,孩子就会失去一次极其宝贵的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成长契机。
孩子的成长进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试错、持续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总是在他们刚刚遭遇困难的第一时间,就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那么他们永远也无法学会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代替孩子做事,他们就很难获得这种至关重要的自主感,反而会在长期的过度依赖中逐渐变得胆小怯懦。
让孩子自己尝试穿脱雨裤,虽然在当下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他们穿脱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裤子穿反、脱不下来都是常有的事,但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他们在这个看似艰难的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宝贵积累。也许第一次穿得乱七八糟,第二次就会有细微的进步,慢慢地,他们就能熟练、自如地穿脱雨裤了。
而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他们脸上洋溢的成功喜悦和由此滋生的强大自信心,是我们代替他们做任何事都无法给予的珍贵礼物。
我们不再急于在孩子们穿脱雨裤时立刻上前帮忙,而是选择在一旁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坚定的鼓励,让他们鼓起勇气自己动手。
一开始,很多孩子都用求助的眼神望向老师,但在老师充满鼓励的目光和话语的激励下,他们继续努力尝试。
令人欣喜的是,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孩子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穿脱雨裤了。当他们成功完成这个曾经看似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时,那满脸的自豪与兴奋,让每一位老师都无比欣慰。
所以,老师们,不妨适时收起我们过度的保护和急切的帮助,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勇敢尝试。
无论是穿脱雨裤,还是生活中的其他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他们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建立自信。
我们要始终坚信,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充满潜力,只要我们肯勇敢地放手,他们就能在自己的探索之旅中,迈出成长的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更加独立、自信、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