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九岁四个月了,还记得他三岁四个月时,铄爸带着他放老鹰风筝的情景,因为又是不愉快的场景,所以虽然过去了六年了,我还是记忆犹新。
老大想要自己放风筝,铄爸想要教教他,矛盾产生了,一个不让教,一个非教。这个镜头也是抓拍的,因为还没走几步。风筝就一头扎到地上了。
六年后,老大自己把风筝放上天,这六年每一年都会试着放放,铄爸也没再教,因为老大不让教。
当我们不再追求会不会放风筝,而是每一年给孩子提供放风筝的条件,终于在第六年,他独自把风筝放上天,他还知道要根据风向不断调整风筝线,其实上午老大就与我分享了这份喜悦,我下午去再次见证了这一时刻。
这又让我想起了云瀑洞天的攀爬网,他每次去都会挑战一下,每次都颤颤巍巍的在半截再下来,所以,我也挺敬佩他自我挑战的精神,明明很害怕,但还是会挑战,这就足够了,因为我相信他恐高是真的而不是铄爸所谓的胆小。
今天,我又有了新的感悟。老大和小二之间的相处,让我意识到自己有时候介入得太多了。下午放风筝的时候,因为小二的风筝放在家里,老大的风筝在学校忘记拿回来,所以放的是老大的风筝。小二想放风筝,老大却不给。小二跑来告状,说出了那句令人哭笑不得的“哥哥不给我,你给我抢回来”。我当时就愣住了,这是什么虎狼之词呀!不过我很快冷静下来,告诉小二,抢是不对的,风筝是哥哥的,不是他的,他如果想玩,需要自己去和哥哥商量。没想到,小二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自己去和哥哥沟通了。
这件事让我反思,在家里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似乎更容易被放大,大家的心理空间好像也变得狭小,容易憋闷。而在户外,广阔的天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一切矛盾都变得微不足道。在户外,孩子们能更自由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更从容地处理问题。
从这个层面讲,户外的价值和意义真的不可估量,它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锻炼身体,还能在无形之中影响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适时放手,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成长;也要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选择,理解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恐惧与勇气;更要把握好介入他们生活的分寸,让他们在自由与引导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