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发展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今天在户外观摩时,老师们与我讨论起孩子们在积木区的变化。起初,孩子们在搭建积木时总是拿取少量积木,哪怕教师已经针对收纳问题进行了引导和分享,情况也没有明显改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升入大班后,孩子们对积木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少取怕收纳麻烦”逐渐变为“多取怕搭建不够”。这一变化背后,蕴含着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和成长历程。


一、少取现象及原因剖析

 

在积木区游戏的早期阶段,不少孩子在面对种类繁多的积木时,表现出明显的谨慎与保守。他们往往只挑选寥寥几块积木,便开始搭建简单的造型,如小型的房屋、简易的坦克等。

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发展-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除了对收纳工作存在担忧外,积木种类繁多且不易整理也是导致孩子们少取积木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园的积木包含各种形状和大小,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角形、拱形等不同形状的积木,每种形状又有多种尺寸规格。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需要将这些杂乱无章的积木分类整理并放回原位,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发展-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因此,为了避免在收纳环节遭遇困难和挫折,许多孩子选择少取积木,以此降低后续整理的难度。

 

尽管教师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并对积木进行分类整理与整合,也通过组织游戏后分享活动,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各种巧妙的收纳方法,如按照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收纳盒、收纳筐等工具辅助收纳,以及采用小组合作收纳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和趣味性等,但这些努力并未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坚持少取积木的行为策略,这表明在儿童早期的游戏行为中,一些外在的困难和挑战可能会对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二、建构能力提升与需求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戏经验的持续积累,尤其是当孩子们进入大班时,情况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他们的建构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提升,这不仅体现在搭建技巧的日益娴熟上,更体现在他们对积木数量和种类需求的大幅增加。

 

此时的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搭建那些简单、基础的结构,而是开始尝试构建更为复杂、精细且富有创意的作品。为了实现这些内心搭建计划,孩子们需要大量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积木来满足他们的创意需求。

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发展-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他们开始主动地从积木区选取更多种类的积木,不再像以前那样顾虑收纳问题。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内心对搭建的热情和对实现创意构想的渴望已经超越了对收纳麻烦的担忧。他们逐渐意识到,丰富多样的积木能够为他们的搭建作品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收纳工作虽然依旧存在,但可以通过与小朋友间的合作或者更加熟练的操作来完成。这种从“少取”到“多取”的转变,标志着孩子们在游戏中开始主动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和体验,积极地探索积木搭建所蕴含的无限潜力,展现出他们在思维发展、创造力提升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重要进步。

 

三、收纳态度的转变与成长意义

 

令人欣喜的是,在孩子们对积木需求量显著增加的同时,他们对待收纳工作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曾经被视为繁琐难题的收纳任务,如今逐渐成为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当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孩子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急于离开积木区,或者对散落一地的积木感到厌烦和无助,甚至出现逃避行为,相反,他们开始自觉地投入到收纳工作中,并且展现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有的孩子会主动承担起整理某一类积木的责任,如专注地将所有的圆柱体积木整齐地排列在收纳筐中;有的孩子则会与同伴相互协作,一个负责收集积木,另一个负责将其分类归位,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充满默契。

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发展-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这种收纳态度的转变,不仅仅体现了孩子们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增强,更反映出他们对游戏完整性和秩序性的深刻理解。孩子们开始认识到,收纳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整洁,更是为了下一次游戏能够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通过整理积木,他们能够更加熟悉积木的种类和数量,为下一次搭建计划提前做好准备。这种从被动应对收纳到主动参与并从中获得乐趣和价值的转变,是孩子们在积木区游戏中实现全面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助力成长

 

回顾孩子们在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这一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教育启示。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心理发展都处于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在积木游戏中,他们起初可能会因为各种外在困难而表现出退缩和保守的行为,但随着内在建构能力的逐渐提升,他们的需求和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到孩子们的这些变化,理解他们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避免过早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度干预或强行纠正。

 

其次,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应当注重方式方法和时机的选择。在面对孩子们因积木收纳困难而少取积木的问题时,教师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策略,但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在于未能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操作难度。教育活动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动力和兴趣,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克服困难,实现成长和进步。

 

最后,积木区的游戏体验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积木搭建,孩子们不仅能够锻炼空间认知、逻辑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够在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培养社交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而收纳环节的参与,则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秩序感。

 

总之,孩子们在积木区的成长变化是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过程。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应当用心去倾听他们在游戏中的声音,用爱去陪伴他们在探索中的脚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积木区从“少取怕收纳麻烦”到“多取怕搭建不够”的发展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