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梳理自《躬耕不辍 追光不止——上海市学前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分享会》南西幼儿园游戏课程团队分享内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园所实践。
南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0年游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把游戏权利还给孩子,让幼儿快乐玩,有效学,让教师成为幼儿的益友良师。2010年起,为化解实践层面的玩学互融的难点,我园开始了幼儿园游戏与学习整合优化的实践探索。努力实现从教师来贯彻课程目标,从教出发,走向教师基于幼儿游戏需求与目标融合的游玩触发的转变。
十多年来,我们着力在理清架构幼儿自发游戏与教师发起游戏两类游戏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这样三条路径,从自发性的游戏、规则性的游戏以及探索性的游戏三条路径来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在自发性的游戏当中,我们紧抓每一次修缮研究的契机,破场地狭小的条件制约。通过盘活环境,合理布局、优化整合,一一突破场地带来的各种问题,进而来保障实施我们高质量的户外活动。我们利用一楼每一个教室外的不规则空间,创设了摆放各种多样材料的区域。
我们也挪移了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幼儿的沙水区。从而来保障市中心的孩子也能够有玩沙玩水游戏的机会。我们还用沟引水,安装了嵌入式的冲淋管道,保障幼儿在每一次的游戏以后,也能有自主的冲淋机会。我们还调整了原来摆放材料的储物间。为幼儿腾出了能够更换工具服的空间。我们设计了升降式的作品架,运用高低错落的方式来呈现幼儿在游戏中的表达表现。
我们打通了园所所有的通道,满足了幼儿也想在小场地当中能够进行全员骑行的活动。我们移走爱月通道的花香,既透墙增绿,又增加了游戏的空间。我们利用园所建筑的特点,在六角亭区域为幼儿提供了风雨无阻的创意美工活动。我们共享社区资源,创设阳光小操场,满足幼儿运动的需求。
这些年来,我园立足了园所各个场地的特性,提供了包括积木、运动器械、沙水、美工材料,支持幼儿开展各类游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答小场地,也可以有大的作为。我们在每一日的游戏当中真实的看到了幼儿强身健体。学习自然科学,收获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尤其我们还看到了幼儿在户外游戏当中,在学习着自我照料,学习着玩具整理学习同伴合作,学习,解决各种矛盾。我们充分的意识到,我们的户外操场已经从原先的运动场变成了孩子的游戏场,进而又成为了幼儿全领域发展的学习场。
在研究自发性游戏的过程中,同步我们也在研究探索性的游戏。我们充分意识到,户外游戏重塑了师幼关系,成就了幼儿的主动学习。我们期望也能将这种转变能够延展至我们的室内空间中。
为此,我们打造了开放式的幼儿游戏广场,以玩具和低结构材料为媒介。我们创设了有包括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迷你小盒子、阅读表达读书劳、创意结构美美、立体墙、乐高积木区、科学探索、做中学海洋球馆多个室内空间。我们支持幼儿在与不同的材料互动当中探索和发现。我们也在不断的思考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的关系。我们期望能够在一日活动中提供幼儿不一样的活动经历,支持幼儿在更多的机会与选择中获得主动发展。
我们在多个活动空间里边提供了移动式的墙面、磁性墙面,进而满足幼儿在游戏当中能随时图图画画的意愿,也支持教师能够多样态的回应,支持幼儿。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游戏广场当中大量能玩好玩的可玩性游戏材料有较多,已经物化成我们的成果。《迷你小盒子》荣获了国家专利19项,该成果也支持3到6岁幼儿探索性的游戏学习,孕育了幼儿会玩乐学的能力素养,也为教师日常的游戏观察和材料制作减负增能。这么多年来,南溪幼儿园同时也在研究教师发起的游戏,也就是我们说成人发起的规则游戏。
南西幼儿园梳理了适用于3到6岁幼儿,适合指向智力、语言、运动、音乐等各领域的规则游戏一共有140余个。我们还总结梳理出了规则游戏十项实践要素与策略,并且确立了60个规则游戏,是我们南西的孩子必玩的项目。我们期望这些游戏经历能够真正激发幼儿内在的崛起,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而我们也希望这些游戏成为孩子童年的美好。
在伴随着自主性游戏、探索性游戏以及规则性游戏三条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日活动中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架构?一日作息,成就幼儿从容教师呢?这是一张我袁某班的一日活动作息表。
那在这张作息表设计的背后呢,蕴含着这样一些我们的思考。在幼儿来源成茧以后,孩子能够自主的进入各个场地开展活动。这样设计的目的呢,其实是为了减少教师集体组织幼儿集体转换的时间。我们利用一日活动的多个时间段来确保户外两小时活动的落实。园所一天两场的户外游戏呢也提升了我们创意美工沙水积木区域的使用率。面对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当中表现出来的运动量不足的问题,那我们也通过设计下午集体运动游戏的方式来增加运动的强度和密度。
在户外活动以后,我们还提供了幼儿充分的缓解转换时间。在这段充分的时间里,幼儿可以开展包括生活一对一倾听、植物角观察探究。阅读玩具材料研究等等多种活动。
在我们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既有幼儿发起的活动,也有教师发起的活动。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在各类活动的实施当中,促进幼儿全领域的发展。
最后,在户外活动以及四楼游戏广场以后,我们鼓励教师更多的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倾听以及分享交流的机会。支持教师发现解决幼儿的真实问题。除此以外,我们也在一日活动中推进教师观察,倾听幼儿。鼓励教师开展更多的。与其说观察倾听是我们老师走进幼儿与幼儿同频共情的重要路径,不如说,观察倾听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培育我们教师过程性的评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我们的老师可以通过倾听、讨论、共读、分享等多样态的方式来提升需有互动的质量。
深耕对游戏课程的执着追求。扎根对日常课程的实践研究,促进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这是我们每一位南西人实践游戏课程的初心与使命。未来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也将进一步执着于致力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研究,将我们的成果分享给更多的幼教人,也会将游戏课程的改革接力棒一代代的进行传递,笃行致远,继续擦亮游戏课程的品牌。
本文仅供大家学习,禁止商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耕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