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一)
今天我跟班观察小班沙水区游戏,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在橱柜里选择自己的工具,子洋、亮亮、晗硕的行为吸引了我的注意,他们三人选择了炒锅、铲子、盘子、碗等工具开始了游戏。由于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所以今天他们也直奔主题,晗硕又去把上次收玩具收拾在一傍的紫藤萝豆荚,然后拿了一个碗,里边装满沙子,他把紫藤萝豆荚插在了沙子上,拿起一个勺子往上边撒了一些巧克力粉。他对子洋说:“看我做了一个生日蛋糕。”说完还唱了一段祝你生日快乐歌。
子洋也想去做一个这样的蛋糕,于是想去拔晗硕插在沙子里的豆荚,晗硕出手阻止了他。子洋耍起了脾气,带着哭腔来找老师帮忙,我告诉他:“如果你想要一些豆荚要跟晗硕怎么说呢?”于是子洋跟晗硕沟通了一番,两个人决定一起继续游戏。子洋也学着晗硕的样子往蛋糕上撒一些巧克力粉。
思考
1.由于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孩子们的游戏目的比较明确,直接选择了游戏要使用的工具,并投入了游戏。经过与老师的沟通知道,孩子们上次已经进行了这方面游戏的探索,这次又直接选择继续探索这个游戏,说明幼儿的游戏兴趣有一定的持续性。
2.游戏中子洋也想玩做蛋糕的游戏,他没有去询问晗硕的意见,而是直接去拿别人正在玩的玩具,体现了小班幼儿自我中心思维和强烈的物权意识,认为“我看到的,就是我的”。幼儿间产生分歧,教师不应急于提供帮助和干涉,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问题。幼儿通过沟通顺利解决问题,并一起合作继续游戏,可以一定程度上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年龄阶段特点:游戏中,子洋看到晗硕做了一个蛋糕,他也想去做一个蛋糕,体现了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录(二)
旁边的亮亮也忙得不亦乐乎,他一个手握着炒锅,一个手握着铲子正在叮叮当当的“炒菜”。他一会往锅里加一些佐料,一会又用勺子搅拌着什么。他告诉晗硕和子洋他正在炒菜,晗硕和子洋也加入了他,晗硕把“蛋糕”上的“蜡烛”拔了下来放到了亮亮的锅里,他说要炒一些“米豆”。
子洋又拿来一些蛤蜊壳,想让亮亮帮他炒一个“花蛤”,亮亮说“我调了一些盐料,给你加上就可以吃了。” 不一会,菜都做好了,亮亮拿了两个盘子给晗硕和子洋分别盛了一份,放在了一边的座子上。子洋说还有汤没盛,又拿来两个碗盛了汤。
子洋拿起勺子假装吃起来,他吃的很开心,脸上露出了笑容,晗硕跑到一边玩去了,他没有吃,亮亮说:“我们一起吃吧。”
思考:
1.亮亮选择厨师角色可能是受家里人的影响,因为他的爸爸是一位厨师。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也是学前期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孩子们把紫藤萝豆荚想象成“米豆”、蛤蜊壳想象成“花蛤”体现出了孩子们独特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思维发展。幼儿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一方面是对游戏材料的创造性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游戏材料的不足、丰富游戏的情境和内容;另一方面,“以物代物”也是幼儿思维发展的一项成就,表明幼儿的思维已然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而进入到了表征思维的领域。
2.子洋能够从始至终的参与整个游戏过程,不受其他内容影响,体现了他持久的游戏兴趣,这在小班阶段是比较难得的。
观察是一门艺术,记录是一种语言,分析是一种能力,指导是一种智慧。自主游戏下,教师应该学会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读懂幼儿的游戏?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实践摸索,只有实践才能知道自己什么方面欠缺,再去通过学习优秀案例、向更专业的人咨询等方式提升自己。
本文由关司幼儿园张老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