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由于生源减少及家长的需求,农村很多幼儿园也开始招收托班。
突然要做托班,对于熟知3–6岁儿童发展规律的幼师们来讲,很多教师是不了解2-3岁幼儿发展规律的,所以托育对幼儿园教师来讲是全新的挑战。
对于没有托育经验的幼师们,怎样才能更快地投入到托育工作中。对于没有创设托育环境的幼儿园,又该如何开展托育工作。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实用的方式:开设混龄班,简单来讲,没有条件开设托班的幼儿园或没有托育经验的老师,可以先从小托混龄班开始,边观察边学习边实践。
这不是空穴来潮,在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她认为:混龄班有利于儿童的交往与合作。她曾在其原著中,这样提到:
在我们的学校中,不同年龄的儿童经常互相帮助,年纪小的儿童会对年龄大的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且会要求年龄大的儿童进行解释一些东西。
年龄大的儿童会对年龄小的儿童进行耐心的讲解……
在不同年龄儿童之间有一种交流与和谐,这种交流与和谐很难在成年人与儿童之间发现。
在我所在的幼儿园,开园11年,仅招收过一届托班幼儿。2015年,课程主要以省编教材为主,那个时候是有托班用书的,和大中小班教材似的,所以对于托育经验,真的少之又少,但对于混龄编班的模式,我确深有感触,这源自我入编之前的三年幼儿园工作经验。
混龄编班是一个动态的小型"社会环境",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社会性交往和合作学习的需求,既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又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踏入社会之后,孩子们就离开了年龄相仿的圈子。当这些孩子们长大之后,也能自如地与不同性格、年龄的人沟通交流,并完成任务,这些都源于他们混龄生活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目前在自主游戏理念影响下的新家长们,可以接受这样的混龄方式,教师们也理解孩子的差异性发展,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成长的秘密。
所以,在开设托育的初始阶段,如果我们没有成熟的经验,那么混龄班(2岁—4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