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园本课程会有很多困惑,我们园也不例外。从开园至今我们园也经过了几次改革,从拿来省编教材直接就实施,到研讨后的课程实施,到现在的重组课程,我们经过了十年,但目前像我们园还没有园本课程,但是课程是园本化的。如果说有园本课程,那只能讲有隐形课程,其他开展的一系列以儿童视角生成的基本上都是班本化课程,今天一起来讨论一下园本化课程及关于园本课程专家看法。
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的学习活动需要考察三方面:
1、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认知需求是否有一定的挑战性。
2、教学方法是否与内容相匹配、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方法和特点。
3、是否捉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是否让他们通过推理、验证等动手动脑的机会主动学习,建构和拓展他们的经验。
总之,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发展不能离开《纲要》和《指南》的指导,不能偏离我国幼儿教育的大方向。
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幼儿园课程不是书面的符号系统,不是静态的知识,而是具有动态性、过程性、游戏性和情境性的,是幼儿积极投入其中的多样化的活动,是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
园本课程
以园为本就是以学习者为本位,兼顾学习历程中各主体的主动性、主体性。将幼儿园放置在学习者成长的时空背景下,成为学习者成长的个性化支持系统。
基于儿童的:其一是儿童观的儿童,一一生长的、流动的、不是改造的儿童,要让儿童成为他们自己的样子——课程理念的基础;
其二是真实的儿童,是本园的儿童,因为每个幼儿园的孩子学习需求不一样,学习内容和方法不一样,是形成课程形态、内容的依据。
基于园本的:以人(教师、家长、小孩)为本、文化、环境(政策环境,领导;家长;同行)。以孩子为本是核心,若文化、环境放大,就做不出园本课程。
特色:资源优势,体现出来的,不是追求出来的。
课程园本化的实施:
1.科学安排一日作息时间,大块时间安排,弹性调整。
2.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游戏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当中。
3.一日生活皆课程,注重生活活动的多方面教育价值。
4.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要流于形式。
5.科学开展户外活动,珍视户外游戏带给幼儿的价值,抓住教育契机。
6.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的培养需要有适应发展的环境。
7.体现预设与生成的动态统一。
在实施园本化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过程,不能只片面追求结果。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整体,还要关注到个体。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幼儿。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学习。
目前我们也尝试着做园本课程,还没有经验可谈,但相信经过时间的沉淀及游戏的开展,我园的园本课程在某个时间会与大家见面。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禁止商业使用!如转载,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