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十年以上,我感觉这个地方已经可以算半个家乡了。一位老师与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幼儿园毕业后而每年畅谈一次,那也得是双向奔赴才促成的面谈。
她是我的一位老家长,是孩子的奶奶,我们相识于一五年春天,也是自开园来,唯一招收过的一次托班。
三年半的时间,每天上下学接送孩子时,成了我们交流的途径。她是我见过的非常坚韧又美丽的奶奶,那个时候留守儿童非常多,能够见到孩子爸妈的机会比较少,这几位美丽又开朗的奶奶们,我们彼此陪伴着孩子们度过了学前时期。
今年,是孩子们毕业后的第六年,也就意味着孩子们马上就小升初了,所以,今年的走进小学,我在内心也是期盼了很久。我也尝试着给孩子们写信,但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我的大二班,是我翻过频率比较高的相册,我看着这些软萌萌的小娃娃们,内心总是感动的。
按照计划,早早来到民族小学,我的这位家长,由于在小学做点后勤服务的工作,所以她在提前一天就知道我们要来小学了。
可惜的是,这一次,我没有见到我的孩子们,因为六年级马上就要考试了,孩子们不能随便下楼,我远远的看着楼上的孩子们,我知道,这一面的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会越来越少了。
她看见我们来到教学楼之后,她讲已经看见我们了,我走出教学楼,来到小学的小菜园,往旁边瞟一眼,就看见我的老朋友来了,我们每年汇合一次。每一次见面就是聊聊孩子最近的状态,再聊聊孩子下一步的生活。每一年去小学,总有一个眼尖的,先看到我,然后再喊其他的孩子们,我和孩子们短暂的说几句话,虽然匆匆几句,但内心总是很感动,喊我林老师的就是我这批孩子和家长们了,我很珍惜。
她讲:等XXX毕业后,她就要去外地给儿子看孩子了,就不在老家了。这个信息是去年时候,我们谈到,孩子毕业之后去哪里上初中时,那个时候还讲要放在家里上,不去临沂。这个孙子是她亲手带大的,她也有些舍不得,但是看其他孙子也很重要,所以他们也要分开了。她讲:昨天的时候XXX还和她聊起了林老师,说怪想林老师。XXX那个时候是把你当妈妈的。不过确实如此,到了五年级我们走进小学时,他见到我,还是要拥抱一下的。但那个时候我太年轻,还不能真切的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感受。
我想,这一别,我和我的老家长,我们可能以后见面的机会就真的屈指可数了,再见面可能就要手机约一下了,而这样心有灵犀的见面,已经没有机会了。我内心总是想,孩子们会不会想起我,他们长大了会不会有人也组织一次幼儿园毕业聚会,可是,谁能够记住幼儿园的老师呢?
我想,我的孩子们会记住,就算记不住,也没有关系,只要我能记住他们就好。孩子们长的实在太快了,去年走进小学,我愣是有个孩子没认出来,把她伤心的,一遍一遍的提示我,其他孩子们也是让我猜猜,她到底是谁?不是我认不出,而是我的头脑里,都是孩子们小时候的模样,长大后的他们,我真的有点想象不出来。想起来孩子们小时候,我就激动的不行,我们能够相伴一程是多么美妙的缘分。
(照片拍于2017年秋天)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游戏后绘画表征及表征后的倾听,但是会每天关注几个小朋友进行一对一对话,那个时候虽然是画画,但很多时候活动后也会进行绘画记录并进行分享。
最后祝愿我的马上小升初的小朋友们继续逐星辰大海,展青云之志。也祝愿我的老朋友老家长们身体健康,多年以后我们见面依然亲切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