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梳理自华东师范大学“幼有优育 科学育儿”系列公益讲座:游戏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华爱华教授。
那么我刚才说了,游戏是儿童的世界。它有别于成人的世界,那么,在成人的世界里面。我们都有一套既定的概念系统和知识体系。因为我们被前人,被教科书传递了很多的知识概念,将世界都定义好了,刻板定义啊,椅子是用来做的,啊,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啊,床是用来睡觉的,它的功能是什么?是睡觉的。看到一种现象,动力,这是浮力,这是摩擦力,这是我们都被教过了。但是,在儿童那里,在儿童时,一切都还没被教过,很纯,他们面对成人世界的时候。他是心中充满无数小问号的。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为什么超时力的问问这个问题,我们成人有的时候觉得他很傻。实际上孩子爱问问题特别好。有些我们成人都回答不了,对不对?那个那个草为什么你也不可能给他解释光合作用啊什么什么可能的。但是他不但是你知道吗?在他好像什么都不知道。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
你怎么看待?实际上是我们的儿童观的问题了。你把它看成一张白纸。那你就教吧,在他的这张白纸上,你就去画吧。你把它看成一块蜡,就任你塑造。你把它看成一个容器,你可以往它里面去灌知识。这就是教育观了。你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观。所以我们也知道家长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也是不太一样的。啊,现在的特别是新一代的家长和我们老一代的家长也不一样。我现在也发现啊,现在我们开家长会的老人来了,你那个说的和那个父母一辈来的呃,所以我们觉得为什么祖辈和父辈之间也会有矛盾?同样是这个世界,一旦变成他们的事,自己的世界,他儿童的世界的事,那就是游戏了。游戏是他自己的世界,却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椅子是用来坐的吗?我曾经就做过实验,教室里啥玩具都拿掉,全是小椅子。看看孩子们,椅子一下变小推车了。一下两大起来变成小床了,一下背靠背,这个变成楼梯了,他的想象就出来了。那张床是在孩子的那里是睡觉的吗?在孩子那里的床就是蹦蹦床啊。对他来说,那张床就是蹦蹦床,也可能是一个海洋。枕头,对吧这个打仗那对男孩子来说,咚咚咚那个枕头他都都开始表征了,他表征世界就出现了。他开始隐喻了他开始想象了。所以所有的问号,都会有他们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虽然是不是科学的答案,但却符合他们心理的行动的经验的逻辑。
哎呀,他当小医生。不行呀,你发高烧了呀。100度了,没关系,这是游戏,没人来评价他对错。游戏是安全的,100度了。打了针好了,现在好了,只有四度了,好了,你说有他的逻辑吧,100,4,4就是低,100就是高,他还不不知道这个数的概念,本身的量的概念。所有的都有他的经验的,心理的,他的逻辑,在那个地方,他很愉快。他在现实中很无奈,但在游戏中,他很积极很主动。
因为这个时期,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建构对世界的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是非常的灵活。他们对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看到多种可能性。
我有的时候跟老师说,一根棍子,在游戏当中孩子是怎么玩的?你看啊一根棍子他拿来表征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老爷爷的拐杖,有的时候是枪,有的时候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有的时候是击剑一棍子。它可以表征很多很多东西,有的时候他拿来当工具。他可以拿来测量。他能拿个这根棍子来撬,当杠杆一样的来撬动,嗯,拿棍子来勾上面的东西,可以敲打发声音等等。所以在游戏当中,他的发散性的思维,他是很充分的。但是他这样的一些行为带来的是什么?带来他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
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禁止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