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强调的过程性评价。重点是观察记录作品,分析家庭轶事,而且方法可能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这样的一种评价内容。比如说我们就是观察孩子这么样一个行为表现,那我们给他设计在是哪个阶梯。比如说这个小朋友他干嘛呢?幼儿它是能够根据这个纸张的大小,还有信息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布局,而且运用数字、图像等标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就到了我们具体的把我们的一个目标进行了具体的分解,分解了那五个阶梯。我们要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一看孩子的表征,我们就知道这个是一个饮料区,有一个小朋友肯定要买梨汁,因为他画了一个梨,然后呢是买了两杯。就这样的一个过程。你就通过孩子整个行为表现,找到我们的目标对应。那我们怎么做的呢?我们是这样做的。举了个例子,比如在学习准备里边第三条:对生活情境中,文字符号感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我们就把这一个目标,通过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观察,给它分解成了五个阶梯,这叫目标阶梯。然后我们具体这叫视频白描,把这个目标进行了有效的归纳。刚才这个孩子已经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的阶梯。所以只是刚才朱老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所以我们教师在手机端都能够有这种过程性的评价,随便一点就可以了。就了解了每个孩子他的这种发展状况叫数字化的。这样的我们的原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它的评价的一个方面。作为教师来讲,了解孩子每个发展阶段的表现,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够让观察有说服力,有价值。我想这也应该就是我们幼儿园培养教师的内容和特别必要的一个路径。
《评估指南》要求我们教师要看到儿童行为背后的发展,管理者应带领我们教师一起来深度的领会和思考,引导教师真正的去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并将评价指标的内容与实践工作有效的对接,使教师真正的做到向内涵发展。
高质量需要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
当然我们要说了高质量,要看到孩子的生长和成长的这种过程。《评估指南》要求足够的这个时间要进入到班级观察。而且在连续观察的时间上不能少于半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其实这里强调的不仅仅是时间。而是教师和领导者需要深入实践的这种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所以管理者需要真正的去观察师幼真正的互动状态,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听儿童间、师幼间的这种语言和看师幼间的这种行为上。
教师要会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探究问题、拓展问题,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才可能有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行为课程实践的开展
那我举一个例子哈,很多的游戏材料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特别简单我们非要找或者买很多大量的玩具材料,很多的材料就在我们生活中。比如我们都知道南陈北张说南方有一陈鹤琴,北方有一个张雪门。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里面三句经典的话: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你说现代中国人什么样子?四点优秀的品质,第一,自信的个体。第二,有责任的公民。第三,批判性思维。第四,创新性能力。那我们自己具备不具备?首先问我们。第二,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其实就是让我们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去学习。孩子没有操作,学习就没有发生。所以他让我们做。第三,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课程,活课程就是体现出怎么样活。比如说我经常跟老师们说,咱幼儿园里种了多少棵树?幼儿园里肯定有树有大院。他说没数过,那我要问,多少棵落叶树?多少棵开花的树?多少棵结果的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他们的花期是不是一样长?我幼儿园为什么种了一排柿子树,而且我种了柿子树有三品种,不一样。我就让他对比进行观察他们的花期,他们的树叶的变化。乃至他们的树干的这种变化,其实这都是我们最有意思的课程。
我很多时候经常会跟老师们聊天。比如我们有个人种了山楂,一到山楂成熟的时候,孩子们老师们高兴的不得了,又做山楂饼,又做山楂酱,蘸糖葫芦的。他们每次都去核,有一次他们去核,我随意的问他呢,你们每天都去核,我想问问你们山楂里的核是不是一样多的呢?他们是单数还是双数呢?老师说,我们天天去核,但是没数过。其实我经常会问他们这样的问题,我说你看。咱幼儿园里有那么多的树,我说你给我说说哪个树叶是对生的,哪哪个树是促生的。你天天去观察,带着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是忽略了很多我们生活中大自然里边给我们的这种资源,我们是忽略掉的。
行为课程实践的开展
比如说就是树叶。你说秋天啊,各个幼儿园里边都有这树叶吧,我们这个树叶怎么玩?比如说扔树叶、踩树叶、玩树叶比较大小、厚薄、颜色,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有的小朋友在玩踩这个树叶的时候,还在前脚掌一踩,还转一个圈,看看自己的树叶在地下留的印记,能不能是一圈还是半圆,他们自己来观察谁的圈最大,怎么来判断谁的圈最大。你看这不都是玩儿,但是玩儿中特别有智慧。有一次我就随意的问,你说咱们幼儿园有枫树叶,你说风树叶掉在地上是边缘开始变黄,还是说从中心开始变黄,慢慢的呢?我因为总是来跟他们这样一个探究的时候,孩子们就不断的乐于去思考。这个树叶有很多种的玩的方式,比如说绿色的树叶直接放在这个瓶子里面扣上盖,第二天会不会有水珠出现呢?这水珠是哪来的呢?你就是跟孩子这样探究。很多的树叶,小朋友搜集起来的时候还能够做什么呢?除了做肥料以外,他们说了可以不可以做一个跳跳床,那好了,后勤老师就帮着他们,顺应他们的发展,就帮他们做一跳跳床,但是我们明明知道跳几下肯定当不了跳跳床的,但是你就顺应他,他不是说做跳跳床好吗?可能孩子深一脚浅一脚这么玩儿。但是第二天就发现,这树叶已经瓷实的不得了,哎又开始翻,在翻这种过程中,他们发现底下的树叶开始变黑,还有一种气体出现。后来,后勤老师就帮他们一起做了沼气池,让他们每天去观察它的湿度和温度。你看就是顺应了孩子们的时候,就不一样。孩子们因为刚才在前脚掌玩这个树叶的时候,在地面留下了颜色,孩子们就在想绿色的树叶、黄色的树叶、红色的树叶,留下地下的颜色是不是不一样的呢?孩子们又会想在地面留下了能不能在我们的布上也留下了呢?所以他们开始用石头砸画,用这个小锤子来砸画,砸到这个布上,看见那个整个树叶留下的印记,还觉得不解渴,孩子们有了破壁机,因为每次都破水果榨汁儿,所以说树叶能不能也炸成汁儿呢?这样我们用树叶的汁儿来进行画画呢?孩子们就是这样探究的。他们又在想,那不同颜色会不会出不同样的汁儿呢?而且我们幼儿园就是窗帘啊,小朋友的钢琴布啊,那就是他们自己用这种材料榨橙汁儿做成的。我们还有让孩子们细微观察,原来说细微观察这个目标,我们只是给他一放大镜,让孩子自己去照来照去的,孩子根本就不喜欢,不知道照什么呀,拿着一放大镜随便玩玩,但是老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就是用一张纸拓出不一样的小动物或者水果,让他透过这个来观察树叶的这种变化。他发现小鸟放在咱们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呢。其实每一块它的整个的树叶,还有它的整个的轮廓都是不一样的。那孩子们呢?只是让他拴了一根绳儿,让孩子们选出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一个树叶。因为我们也喜欢攒树叶呀。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压在书里面平平整整的树叶,孩子们也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漂亮的树叶。那老师就让他们给它系在这个绳上,孩子们又发现了什么了呢?其实发现了影子,那老师就会让他们好了10分钟画一次影子,再10分钟过后再看看影子会不会有变化呢?其实你看影子的变化还有认识时间,就在这些点点滴滴之中。你看孩子们玩过以后,玩过游戏以后到班里面去,但是发现班里面臭烘烘。班里怎么那么臭用呢?是不是有的小朋友大便没有冲厕所呢?这是第一想法。又有小朋友说,是不是谁踩出臭屎了,有的小朋友赶快检查,有的小朋友还一边检查,还没有检查,一边就说我不可能,因为我妈妈带着我直接开汽车送到了幼儿园门口。幼儿园里没有臭屎,又有小朋友说怎么会没有,幼儿园里有好多只小花猫,它们经常会拉臭,有的拉在草丛里。有的小朋友说,你知道他不会拉到咱们的明面上,你踩不到的。他有的时候你知道经常会拉在咱们家那沙坑里,又有小朋友说了,我知道这个臭味是是哪来的了。你知道吗?前两天我中午没有睡着觉,我闭着眼睛,但是老师吃东西来着,老师肯定东西没有吃完,放在他的柜子,里面会不会发毛了?要检查老师的柜子,老师说可以呀,老师都跟孩子们一起在这样互动交流。但是有的孩子在检查,还有的小朋友在说,会不会咱们自然角泡的那个豆子是不是发毛了,会出现这样的味儿啊。所以班里都成了吸鼻子。都在闻。这时候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了,我的脚底踩着臭屎了。真是黄黄的臭屎,这是哪来的呀?这时候孩子一闻,真是这样的臭味儿。班里有小朋友说了,刚才咱们玩树叶的时候,我就闻到了这样的味道。这一定是树叶儿,它的味道,难道树叶还有这么臭烘烘的?这时候,孩子们就要回顾和检验,其实这都是孩子的学习老师。好吧,那你们可以下楼去看一看。这时候,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呢?原来是银杏果的味道,所以银杏果的课程又开始了。孩子们才知道银杏果还是种药材,还能吃。这么臭烘烘的像屎粑一样的,还能够吃到嘴里,这就是孩子们。孩子们通过他们自己啊清洗、剥皮、晒、称重,他们都在这儿进行洗,那这都是孩子们最有意思的课程。然后孩子们称重,你看孩子们用自己的这种方式。因为了解这种经验以后,到底怎么样吃。所以在这个课程里面,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课程是跟随着儿童的。
我们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通过观察儿童、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对应孩子发展的现状,并回应儿童的需要。制定我们下一步的教育方案。是不是所有的这种教育都是根据儿童他们的这种需要得来的。
当然这种能力的习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就够做到的,真的需要看到儿童,听到儿童啊!我们仔细去想一想,有时候不经意中我们不知道忽略了多少个孩子们里程碑式的飞跃,但是这恰恰就是我们提高就是高质量教育中特别重要的过程。
《评估指南》反观我们,想一想,我们经常说让幼儿园向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我们做什么了呢?我们做环境建设了?我们做教师培训了?我们做教育科研了?我们做课程建设?我们这种常规培养了?干正确的事儿比正确的干事还要重要。我们是领跑人,我们领的方向是不是正确?
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禁止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