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游戏活动的观察与指导
不同的游戏类型,观察指导的侧重一定也不一样。自发性游戏,老师就要放手。探索性游戏,我觉得材料的提供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及时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探索性游戏你还是闭上嘴收回手,那是不对的。那么规则性游戏呢,规则性游戏要严格让孩子遵守规则,不遵守规则游戏没法玩,一定要高控。孩子学会了,你再放手,由控到放。所以不同的游戏活动观察指导的侧重不一样,策略表现出的原则不一样。
幼儿园游戏:一种课程的实践生态
整体来看,幼儿园的游戏它实际上是一种课程的教学生态。其中,教学中的游戏叫教学游戏。我可以这么讲,教学游戏是教学,规则是老师教的,是设计的,这一设计一教就是规则性游戏。那规则性游戏在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会玩了,他到自主活动中必然会移过去。那么自主活动背景之下的游戏,我这个地方呢不是讲了三种吗?怎么变成四种了?我把运动性游戏单列出来了,运动性游戏单列出来,指向身体,自发性游戏指向情感,探索性游戏指向认知,规则性游戏指向人际交往。大家可以看到,游戏的支持孩子心理发展的全面价值,那么指导观察侧重就不一样了。运动性游戏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技能的掌握是重要的,身体动作的技能。自发性游戏孩子自主想象就是天,你要服从他,你要尊重他。探索性游戏情境的创设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你老师指导的关注点。那么规则性游戏呢,规则的确立以及同伴之间的竞争,是你要指导的关注的重点。所以不同的游戏活动它价值侧重不一样,指导的侧重也不一样,这就是因游戏而教学。当然这是广义教学了,其实你会发现因游戏教学也包括狭义教学。因为什么呢?游戏活动开始的谈话,以及结束之后的总结与分享,已经变成了集中教学。它整个的是一个彼此关联的一个系统,这就是一个生态。这就是个生态。
幼儿园游戏的(整体)课程生态
事实上,如果我把这个生态再看成一个大的课程生态的话,我可以把环境创设,它指向于幼儿园一日活动开展的整个的背景的营造——园所环境。如果指向游戏,指向具体的孩子的自主活动的话,区域环境就至关重要了。整个的环境是个物理空间,我们不要忘记了整个幼儿园的课程的实施,你不管是教学还是生活,也不管是孩子游戏活动,一日活动的所有环节,都要尊重儿童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就是我们的专业精神。
游戏精神:贯穿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灵魂
所以归根结底,幼儿园的游戏,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形式,它是一种童年的状态,而这种童年的状态,是什么?这个游戏精神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我曾经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在儿童那里,那种浪漫主义的童话意识,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轻松自在的玩笑幽默,泛灵主义的物理观念,荒诞不经的酒神逻辑,毫无掩饰的爱恨情仇,无拘无束的活泼天性,这就是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应该在幼儿园保教实践的所有场景,所有环节,只要我们的活动是以幼儿为对象的,都应该被呵护,都应该被鼓励。这种游戏精神一旦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贯彻,能够得以充分的表达,我们的幼儿园的课程才是真正的儿童化的课程,也就是专业化的课程。好,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仅供个人学习,禁止商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