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观点震碎了我的三观,我也佩服自己能够不卑不亢的回答,答到最后,竟然连档案也不让我们陪查,专家自己查看,访谈都没有业务园长的事,专家们关起门来,审老师!我要是代表我自己,直接就喊了,我们的老师要不比外国的老师厉害,我们的未来难道要靠你们这些脱离了教育情境的博士,写了多少篇论文、专著,编了多少教材、卖了多少书的人来为国育人。
首先那种傲慢的态度,就让人不舒服,眼里没有一点儿孩子的游戏,更没在孩子身上驻足2分钟,直冲教室找省编的痕迹:
1.你们环境里都是生成的活动,比外国的老师都厉害了!
那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外国的老师们环境里都是生成的,不是教材上的。这话竟然出自专家之口。这么赤裸裸的话。攻击着我们乡村幼儿园,如果按照等级来分,我们是农村幼儿园,在省级专家来看,我们是薄弱的乡村幼儿园,无论在师资还是专业能力上,我们都是低到尘埃里的,我们只是个农村偏远山区的小园都是生成的,有这能力么?这是不是崇洋媚外,是不是感觉我们就应该是落后的、刻板的、守规矩的、裹着小脚的或者是我们这所农村偏远地区的幼儿园老师们太嘚瑟了。
再换一句话就是我们中国人本来就不如外国人强。这是专家们对幼教同仁赤裸裸的蔑视,对我们未来不抱希望的表现。
2.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哈,老师们就这么厉害,都能够抓住教育契机。
抓不住也得尝试着抓,这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及追随孩子兴趣看到的本质,不在实践中抓,难到在理论上,在文字上抓教育契机。抓不住就不抓了,不开始怎么进行下一步。
3.植物角水臭了倒掉就可以了,这算什么问题!
这不是问题,什么是问题?孩子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支持。种植是孩子们探秘生命教育永不过时的话题。
4.生成活动的开展太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了,多参考省编教材目标开展活动。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么小的孩子都不能追随兴趣进行探索求知,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照着书养育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也要照着书教育小孩子,怎样实施因材施教,怎样理解个体差异,写书的人是谁?他们的孩子又成为了谁?实践证明照书养的不如散养的创造力强,就不用提其中的情绪体验了。
5.你们走极端了,迈的步子太大了。
教育强国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人才难道是书本教书来的?。教育没有捷径,看书教育小孩子那是批量生产,开展自主游戏及将游戏精神融入各个环节中,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路径。
还有很多不方便讲……
今日写文来证,我们这样的老师培养的孩子们是怎样的创新型人才。
如专家所讲,我们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一定把短板在实践中补齐,但我们就是我们,都是为国育人,步子大小无所谓,大也罢小也罢,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