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一年级,喜欢听故事,使用喜马拉雅或学习强国。
从我推荐的《我是一只狐狸狗》《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到他自己入坑的《神探迈克狐》《猫爪怪探团》,这一年来,他平均每天听故事时长至少半小时。
今天早上,儿子吃着早餐,突然谈起了“钱”。
儿子:妈妈,口罩可以卖得很贵,一个口罩也可以卖到五块钱。
潘潘:嗯,为什么?
儿子:因为如果情况很严重,然后口罩又很难买,就可以……
潘潘:对,这就是商品的稀缺性。因为少,就可以很贵,不是它本身值多少钱。比如你买的卡片,有些“好卡”,只是因为老板印得少,所以就卖得贵。
儿子:奥特曼卡片,其实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些印上了XR,就贵了。
…………………………………
潘潘:你怎么今天突然间领会到这一点?怎么突然间看破这一切的?
儿子:听故事的。
潘潘:听故事?哪个故事?
儿子:多多罗。
潘潘:多多罗哪个故事?
儿子:经济学。
潘潘:经济学呀!这么高深呀!哇,我要去致敬一下这个作者。让我家娃一下子就看透了这件事。
…………………………………………
潘潘:那你现在看明白了之后呢?(因为儿子正处在一个高频次买卡斗卡的阶段,也已经买了上百张卡片了,奥特曼卡片、僵尸卡片、精灵宝可梦卡,昨天开始,身上出现了烟卡)
儿子:我现在知道抽卡(买卡)的意义了
潘潘:什么意义?
儿子:集卡。
潘潘:集卡是什么意义?
儿子:每张我没有的卡,我都可以用我有的卡去换。
潘潘:不是单纯想要贵的卡是吧,是换你没有的卡是吧?
儿子:嗯!
潘潘:那你愿意拿你的贵的卡去换别人的普通卡吗?别人那张普通卡刚好你没有,你愿意吗?
儿子:不愿意。我愿意用我重复的卡去换我没有的卡,但是要是一样(档次)的。
……
儿子上学后,我翻了一下手机收听记录,他最近听了“无处不在的经济学?多多罗知识”专题,“价格里的障眼法”,以及“消费者偏好:什么?一张卡片居然能卖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