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

身边幼儿园的老师做绘本阅读时,其实多用“语言教育”的方法,因为他们在师范教育中接受的训练,以及工作之后接受的培训,都是同一套模式。奕阳研究院的阅读课程,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示范课,也一样是“语言教育”的逻辑。

再往前追溯,小学、初高中学校里的阅读,只有课堂教学,仍旧是语言教育模式。选择一篇课文或范文,老师单向传输意义,孩子被动接受,没有读者反应的空间,所有的提问对话都是奔着预设的目标去的。学生要学的是如何找到标准答案,老师们满意的是字词句段、写作章法等知识性目标的顺利传递。

因为个人体验是被压制的,所以有“学生”,却没有“读者”。没有读者,何来真正的思考?

思考不被鼓励的原因,恐怕是对“自由”的恐惧吧,因为那太难驾驭了。

所以,如果我说,阅读不是语言教育,阅读的目的就是阅读本身。那意味着,老师们要把已有的经验丢掉。这挺困难。何况,丢掉曾经那些有操作性的方法后,“阅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又是什么呢?

许多老师都感觉很飘渺,无从下手。

用新的模式来写阅读教案(见“阅读准备如何做”),是让老师首先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进行阅读。

观摩他们讲故事,是透过老师的讲述和师幼之间的互动,来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观摩之后的反思讨论,是尊重每个老师的阅读感受,用对话引入深度的阅读。

整个过程,唤醒感性经验、激发理性思考,是为了让成年人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读者”。

所以,老师们说不知道怎么讲故事的时候,说原来没有看懂的时候,其实正在进行真正的阅读。

以下,是龙岗的李梦甜老师讲完《小金鱼逃走了》后,我和老师们的部分讨论,我们希望,随着此类讨论经验的增加,大家能逐渐习到越来越多的阅读策略,真正领略到阅读的乐趣

潘多灵:我们请李老师先来反思一下吧。

李梦甜:我真的发现一本好书,可以反复读。我觉得我还是没读透这本书。比如这个环衬,我开始一直在琢磨,我要不要跟小朋友讲,怎么讲?后来在分享这个书的过程中,我就找到自己的感受,就是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呢,感觉这种颜色就像在草丛里,是大自然的色彩。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这一页(环衬)可能是给我们成人看的,让我们知道,尽量不要

把小动物圈起来,要放它们回到自己(大自然)的世界里去。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李梦甜:读这一页(书名页),我的感受就是不舒服。我本来就不喜欢养乌龟什么的,小朋友说想要的话,我就说我可以带你去看,但是我们还是不要把它带回家看,就是这种感受。

我可以说是第一次尝试讲这种文字很少的书,准备过程中,一直在看别人的讲解,然后也触发了自己一点思考。结合别人的分析和我们班上孩子的情况,我想,我来讲这个故事该怎么传达呢,最后我就确定了像刚才那样的讲述。

我想引导孩子们找小金鱼,结果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所以我可能就有点慌。有点不知道怎么继续往下走,心里有点犹豫。

潘多灵:完全不会,我觉得你处理得挺好的。

李梦甜:我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纠结挣扎的一个点就是,我看别人都设计好多的问题,然后我就在想我要问那些问题吗?遇到一个问题,我会想为什么要问呢?最后,我就删掉了很多问题,留下了我自己想问的。

潘多灵:很好,别的老师也说说?就是最直接地说你的感触吧。

余雯雯:我来讲一下,我觉得这个小金鱼每次逃到一个地方去,它是有线索的,比如它逃到了窗帘那边,还有草莓那里,为什么呢?读到封面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们去找一找这个小金鱼,可以让小朋友说说这个小金鱼的样子,比如圆圆的身体,红红的身体,然后有个怎样的尾巴,眼睛是怎么样的,那对于后面孩子去哪里找到小金鱼,就会有一个线索。

小金鱼,躲在窗帘里。在玩具屋里,小金鱼是看着上面的,所以我感觉,它是热衷于找跟它一样的颜色的东西。

我觉得小朋友在故事一开始时说了“能不能再买一只金鱼啊”,也就是说孩子感觉到小金鱼好孤单,但是李老师没有及时回应。我觉得,孩子说出来了,李老师如果能够及时回应,就能够跟孩子一起互动,一起去发现这个书里的线索,而不是自己去讲它想要找朋友。

潘多灵:就是行动的动机,小金鱼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什么推动它这么做?

余雯雯:还有镜子这一页。你说有三只小金鱼,他们在照镜子。我觉得你就是读绘本中的原话,“这回躲在哪啦?”留点时间让小朋友自己去看。他们就会说在这里,在这里……然后再跟他们一起去观察这个图片。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潘多灵:集体讲述的时候,一时可能没有办法看那么仔细,但你说“这回躲在哪啦?”,就有可能获得孩子们不同的回答。如果跟小朋友一对一讲故事的话,就有足够的时间对比一下这三只金鱼,实际上它是不一样的,中间这只是完全正面的,这两只有点倾斜角度,它是由镜子反射出来。你当时用了一个词——“镜像”。实际上这个部分对小班孩子来说,我觉得是可以留白的,你可以让他们观察到小金鱼,然后可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答案,即便发现了这两只是不一样的,也可以留下疑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三只金鱼呢,哪一只才是对的啊?等到中班、大班或者生活经验哪一天到了的时候,再解决这个问题。

你回应小朋友说,可以回去照照妈妈的镜子,实际上如果妈妈只有一面镜子,还是看不到这样的效果。而以后随着孩子大了,你在幼儿园里可以设置一个这样的三面镜子,让孩子们观察,或者说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观察后再回应他。到时候再把这个书找出来都可以。知识的部分可以留白,但是观察的部分是可以引导的。

类似这样的细节,集体阅读可能比较难发现,因为差别非常细微。所以即便老师们读到了,也可以留白。

潘多灵:为什么镜子当中有一只红色的小鱼呢?挺好玩的,大家可以再讨论一下。

余雯雯:这一页(玩具屋),我看解析上面说它在这个地方从向上看,其实那边有跟它形状是一样的,但是它没有凑到那边去,而是往这边看,所以其实它是要找跟它颜色一样的东西,是这样吧?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潘多灵:这不是五味太郎说的,但是你的这个推理是符合逻辑的,大家觉得很有可能是这个样子,它能够把整本书串在一起,小金鱼一直找与自己形状相似或是颜色相似的。

艾剑云:你有你的道理。但别人看也许有别的理解。

李梦甜:比如这一页,他为什么要躲在电视机里面呢?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潘多灵:我看的时候觉得电视有点像池子,有点像水。还有吗?别的老师还有发现吗?

王子樱:前面那个镜子最中间的那个是小金鱼,后面那个,是镜子里照出来的。镜子总共照出来三个。你们可以看看桌子上有个黑色的瓶子,也照出了三个黑色的瓶子。所以小金鱼在镜子前,挡住了镜子里的自己,然后,旁边两个是另两面镜子折射出来的。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李梦甜:这个细节我在开始读的时候没注意到。

王子樱:我根据这个桌上的瓶子,可以推断应该是这样的。这也让我佩服这个作家,真是非常细致地观察生活。

潘多灵:很好,还有吗?

李老师ppt处理上有一个问题,这一页,你截掉了空白区域,现场读者看到的就只剩下图案了,事实上它这个空白区域是墙壁,对吧?它非常重要。因为那是墙壁,所以才看出这是窗户,这是窗帘。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艾剑云:你讲的时候我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个窗帘。

李梦甜:我也是在今天早上再思考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

潘多灵:为什么说这个窗帘很重要呢?实际上还是说这个金鱼逃走,它有一个路线,它从一个房间往外逃,这个是窗帘,然后逃出那个窗户到外面去,然后又逃出门外,不小心逃到另外一个房间里去,这个很像是餐厅,对吧,然后逃到了客厅,客厅完了之后,是小朋友的小房间,对,然后还有主人的这个卧室,然后最后才逃到了庭院里面去,这样就把整个家给串起来了,这样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有小baby的家庭,然后你就可以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baby,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

这是他们家外的水池,庭院里砌的池子,那就是说家里砌了池子养了鱼还不够,这家人呢,还特意把一只鱼带到了房间里面去是吧?

王子樱:这家人应该是喜欢鱼的,他们家还挂了那个鱼的相框,包括那个鱼形玩具,在婴儿床上面挂着。

潘多灵:大人本身肯定是很喜欢鱼的吧,所以才在家里凿一个鱼池养鱼,给小朋友的鱼的玩具和相框,也是大人挂的。

这个绘本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应该是“逃”字吧。

一个大人,想给小孩最好的东西,他认为的最好的东西。大人喜欢的东西是不是孩子喜欢的?……


潘多灵:其实我们现在讨论的部分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部分,就是成人的绘本阅读会。

我们不考虑儿童,不考虑教育,我们就单纯来读它,然后我们能读出这些。

你要是去问五味太郎,他一定会说那是你们的想法,他不会说我创作这个绘本是这样想的,他不想控制读者。

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因为我们自己是做教育的,我们读着读着就会产生一些独特的感受,我觉得是有乐趣的,是有意思的,也是被欢迎,被接受的,对不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潘潘读绘本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小金鱼逃走了》阅读研讨(四)聚焦文本、鼓励对话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